小国学网>故事>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

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

收录日期:2025-08-07 15:11:47  热度:8℃

王安石是谁,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受过教育的人,对其更是耳熟能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在历史课本上,王安石又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思想家,他与他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经济必学的内容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认识王安石大多数是从他的文学与改革两方面来说,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是褒贬不一的。自北宋当时到近代,人们对于王安石的评价贬低为主流,宋朝几位皇帝为其追封的爵位及谥号,到了后来都被废除了。甚至许多人认为,王安石及其变法甚至是导致靖康之耻的根本原因。到了现代的时候,则以褒扬为主,历史课本上对于他大多数都是赞扬之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呢?大概是在于时代的不同吧!

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是一场以经济改革为主,兼涉政治、军事等的改革。当时北宋国库空虚,官员冗杂,每年还要向外族缴纳一定数量的岁币,这一切都要从国库中出钱。因此使得国库的负担越来越重,甚至已经涉及到了宋朝立国之本。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提出了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改变国家如今出现的情况。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为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大致为农民向国家借款购买秧苗,待丰收之时再行归还。均输法,则为人们缴纳赋税每年平均,不论丰年歉收之年。免役法即为,每个人都需要为国家服劳役,但是官僚富商等人要是想免除劳役,可以缴纳免役钱,由政府代为雇人充当。市易法,是由国家出面平衡粮食物价。方田均税法,就是对漏税耕地和田赋清查和整理。

这几项改革,在现今看来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就如如今一样,由国家和经济两只手来进行调节。但是在当时以农业为本的宋朝,这些思想无疑是超前的。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不足以达到这些条款施行的目的,于是便必须加大政府的力量来强制推行。而正是因为政府的强制推行,使得改革的初衷发生了变化,王安石最初设想的不夺民一利而富国,因为各层官僚的强制剥削,变成了从农民身上争利。而这也是王安石变法,不仅遭到顽固守旧派的反对,同时也受到正直大臣质疑,以至于最后改革失败的原因。

每一个改革家,都是走在历史前列之人,先不说王安石吧变法最后的结果,只说王安石提出的这些设想,以及他敢于动摇旧制的勇气,就值得我们敬佩赞扬。

《宋史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王安石是历史名人,古来关于他的小故事并不少,以下这个故事,讲述的便是关于王安石清廉朴素的品格故事。

据说王安石坐宰相的时候,他媳妇的亲戚到京城拜访王安石。这个亲戚姓萧,此后便以萧公子相称。萧公子递了拜帖,王安石接见了他,最后还邀请他第二日来用饭。

第二天的时候,萧公子盛装打扮,料定了王安石一定会盛宴款待于他。毕竟王安石一位宰相,怎么也得拿出点气派。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与王安石相对而坐,桌上除了一壶酒,什么都没有准备好。萧公子虽然觉得有些饿,但也不会失了礼数的直接问。于是便坐等菜肴上桌,期间只喝了几杯酒。过后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

萧公子平日里骄横异常,吃食自然精细,面对如此粗糙的食物,哪儿有食欲,于是,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见了,便将萧公子吃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萧公子最后很惭愧地告辞了。

这则故事王安石作为历史名人,历史评价不管是褒是贬,自然有他值得人尊敬的地方。

猜你喜欢

  • 覃垕是谁?朱元璋为什么要剥他的皮?

    覃垕是元末明初土家族土司,元朝末年他联合不满湖广澧州大庸卫茅岗宣慰都元帅吴统志、吴毓父子残酷统治的土家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吴氏父子。后来,覃垕投奔了朱元璋,那时朱元璋已经击败了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覃垕于是被封为慈利安抚使,后改封湖广理问。建立

  •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 哪本排第一?

    说起中国古代十大禁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百分之八十可能都是《金瓶梅》。但是金瓶梅却不入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内,比之这十本书,《金瓶梅》还要小清新一点。一、《剪灯新话》此书成于明朝初年,禁于明朝正德年间。之所以被禁,源于书内描写的扭曲荒诞畸形的情

  • 生活之要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不是有的吃、有的穿就算,也不是有钱赚、有人爱就好。生活不是那么简单,当吾人生到世间来,本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平安,之后就要饮食。婴儿在摇篮里,或在母亲的怀抱中,感到无比安全,但他还是需要牛奶。及至长大后,要求赞美,要求鼓

  • 为一个梦想,努力拼搏

    由于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伤,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在过去13年的学校教育中,为什么没有老师教导他该如何预防灾难呢?为什么那些正规教育部门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生命中人际及情绪方面的问题呢?一个想法在他的心中酝酿:发展一套课程,让学生获得更高的自我

  • 古代帝王的女婿为什么叫“驸马”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那么,公主的丈夫、帝王的女婿为什么称为“驸马”呢?其实,“驸马”最初并不是公主的丈夫,更不是帝王的女婿,“驸马”只是驸马都尉的简称,是两汉时期的官职名称。“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

  • 民国军阀“西北三马”不同的人生归宿

    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北“马群”中以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三个集团最具实力,人称“西北三马”。马步芳,字子香,甘肃河州人,1903年生。早年在宁海军官训练团结业后,在其父马骐和叔父马麟统率的青海地方军事集团中供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步

  • 请等我三分钟

    他和她约好了,第二天早上九点钟到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她问他为啥要这么早,他调皮地笑着说:“我们要抢个第一,要做明天第一对领结婚证的新人!”她笑着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她住的那条街道修路,她坐的车堵塞了许久才出得来,时间已经快九点钟了,她快步跑

  • 学不来的情调

    我跟陈贺文结婚了。小姐妹调侃说我嫁给了“信用卡”。大家调侃的话里夹杂些许嘲讽的味道,因为谈恋爱时陈贺文送给我的定情礼物不是浪漫的玫瑰花,也不是象征爱情恒久的戒指,而是一张信用卡。陈贺文并不是大款,大家只是以此比喻嘲笑他不懂风情。于是,婚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