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药王”孙思邈和龙的传奇故事

“药王”孙思邈和龙的传奇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9:35:25  热度:10℃

在铜川寻访的前两天,便听当地人几次提到药王孙思邈与传说中神乎其神的龙渊源匪浅。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我们常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成语,据说就源自此处,而且很逼真的建筑,来形象地表现这一成语的与药王孙思邈的渊源。

龙王曾帮助药王修成正果?

记得第一站的药王山,到登上药王大殿时,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传奇故事。

药王大殿内供奉着自然是药王孙思邈,两边站班的,一如既往的是尉迟敬德和海龙王,神态威武庄重。

就在这里,奇幻的地方出现了,药王塑像身后竟然有个洞,现在已经封锁,不让游客穿行。

据当地人介绍,此洞直通耀州瓷的老瓷场黄堡镇,洞长有40里呢。每逢二月二人们都来药王大殿烧香,烟气竟能从后洞冒出,留下“前洞烧香,后洞冒烟”的民谚。

此洞名叫太玄古洞,也叫“龙穿洞”。

闻此名,便知与龙脱不了干系。

关于此洞的来历,当地人继续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药王孙思邈曾在路上遇见龙,给龙诊过病,龙化作老人家前来找他诊治,由于龙得病异常,需要龙显出真形,方能给它治疗。

忽听天空中隐隐约约地响起雷声,龙正要现出真身。药王并不害怕,想起百姓,急忙大声对龙说:“我们这一带的人都没有见过龙。瞧见你的怪模样,会把人们吓坏的!”

于是,龙缩回了头,在云里面说:“那怎么呢?”

药王说:“这样吧,你先想办法到我家里去。”

过了一会儿,乌云徐徐落在了山腰。

孙思邈刚刚走进自己的院子,突然“通”地一声,院中石壁上出现了个大洞,洞中伸出了那个龙头。

龙笑嘻嘻地说:“我从没有人烟的后山山脚穿到了这里,身子都藏在山里面,不会惊吓人们了吧?”

药王急忙开始给它诊病。这时隔壁邻居偷偷看见此情景,这位邻居一直对龙心生好奇,于是找来纸笔,照着龙的模样开始画了起来。

龙喝了药王配制的药后,感觉好了很多。但是,也察觉到隔壁有人偷看,于是,道谢后就飞走了。邻居的画也只画了一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典故据说就来源于此。

后来,龙听说药王孙思邈要在耀州五台山(今药王山)修成正果,它为了报答诊病之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当时治病留在后山的洞中,钻了一孔四十多里长的石洞,帮助药王于农历二月初二赴位成果。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每年二月二药王山,上山赴会朝庙,烧香吊表。太玄古洞还原样保存着,药王与龙的传说也流传下来。

猜你喜欢

  • 不要让心灵的花园荒芜

    贝尔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

  • 忍受雕琢的痛苦

    有位雕刻大师在森林中漫步,找到了一块上等的木头。大师将木头拿回家之后,决定将木头雕刻成一尊神像。他花了许多时间,用尽心血,终于雕出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一尊神像。大师完工之后,看了看一旁剩下的木料,拣起一块较大的,顺手将它做成了一个木鱼。安置在庙

  • 靠自己行走

    院子里有两棵树。因为有高墙的庇护,一棵树长得高大挺直,从容秀立。而另一棵树就大不一样,因为要自己去承受风雨的袭击,它不得不随风生存,树干也就弯曲斑驳,非常难看。夏天,一场罕见的台风袭击了城市。台风过后,人们被眼前的情形镇住了:高墙倒了,那棵

  • 肚子里有一口气

    一个老人,拿着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在街上叫卖。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老人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以此招徕买者。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这时,一个男孩好奇地问:“老爷爷,怎么黑色的气球也能飞上天呀?”老人微笑着摸着男孩的头说:“气

  • 优秀是一种习惯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在一次度假中,他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停了下来。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清晨两点钟,盖蒂醒来。他想抽一根烟。打开灯后,他很自然地伸手去抓桌上的烟盒,不料里面却

  • 习惯被别人左右是最大的不幸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个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镇民

  • 用庄稼代替杂草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来到一片草地上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答:“草地上。”哲学家说:“旷野里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如何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铲挖;有的说……哲学家站起来说:

  • 只会转圈的战马

    西方有一个国家从来没有马。国王就省出一部分国家经费,派人四处寻找,买来五百匹好马,准备外敌入侵时保卫国家之用。马养了很长时间,国家并没有战事。国王想:“养着五百匹马,费去不少食料,饲养也很麻烦,可是并没派上用场。”就命令养马的:“蒙上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