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南昌起义:叶剑英三献妙计

南昌起义:叶剑英三献妙计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8:16  热度:9℃

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有一位没有到南昌参加指挥作战,但在起义前后起了重要作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


80年前,叶剑英“三献妙计”的故事鲜为人知。

一献妙计:请贺龙、叶挺部队迅速开往南昌

1927年7月下旬,汪精卫在庐山举行反共军事会议,下令张发奎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各部队立即“清共”,密谋加害共产党人,解除叶挺、贺龙的兵权。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庐山获悉这一情况后,连夜下山赶到九江。此时贺龙的第20军和叶挺的第11军第24师,正利用“东征讨蒋”的名义驻扎在九江。

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叶剑英向贺龙、叶挺等人通报了汪精卫等人的阴谋。经过紧急商议,他们作出决定:一是拒绝执行张发奎要求贺、叶部队开赴江西德安的命令;二是贺龙、叶挺不上庐山开会;三是贺龙、叶挺迅速率部开赴南昌。

徐焰说,叶剑英传递的情报非常及时重要,使贺龙、叶挺部队迅速开往南昌,从而保住了南昌起义中两支主要的力量。

二献妙计:劝阻张发奎不追击起义军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围攻。8月3日起,起义军按照原定计划分批撤出南昌,向广东南下。由于撤离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馆长法剑明说,为了维护起义军的安全、保护革命力量,叶剑英利用张发奎同广东军阀李济深的矛盾,给张发奎献上了一条“锦囊妙计”:劝说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军,让共产党去广东东江。叶剑英告诉张发奎,共产党去东江之后,广东军阀李济深就会调兵去打,这样张发奎可以趁机向广东进军,顺利回到广州。

这一“计”果真奏效,张发奎采纳了这个意见。南昌起义部队因此得以在没有追兵的情况下,集中全力在赣南攻打敌军钱大钧、黄绍竑部队,打开了南下的道路。虽然起义军在后来的战斗中屡受挫折,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最终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

三献妙计:保存第4军教导团

南昌起义后,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改编的教导团2000多人从武汉乘船东下,准备赶往南昌。但船一到达九江,就被张发奎部缴械扣留,被收编为叶剑英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军官教导团。

江西省委党史办党史专家万建强说,为了保存这支由共产党掌握的革命力量,叶剑英利用自己同张发奎等人的老交情,毛遂自荐当了教导团团长。这样既应付了张发奎,又使教导团大部分力量约2000人得以保存。

1927年11月,张发奎抽调主力迎战李济深,广州城内只剩不到7000兵力。广州起义指挥部任命叶挺为起义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12月11日,中共在广州发动起义,叶剑英竭力保护下来的第4军军官教导团,成了这次起义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 境由心生

    看到过一则关于绿茶的广告,说的是下雨天,一男子抱怨道:“真烦人,又下雨了!”而另一男子驾车在雨中兜风,快乐地欢呼:“下雨多好,免费洗车!”广告最后告诉我们:心情好,一切都好,是的,一则小小的广告,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境由心生,心情好,

  • 把梳子卖给和尚

    有四个营销员接到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卖掉。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售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还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累了

  • 猎狗与野兔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关于猎狗和兔子的。猎狗经常夸口说,自己跬步千里比任何猎物都快。有一天,猎狗和主人一起去打猎,主人见不远处有一只野兔,为了要考验猎狗,就命令它去追那只野兔。经过半小时的追逐,猎狗无功而返,主人对它的表现十分不满。猎狗自辩说

  • 角度与广度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花瓶里。隔天,邻居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少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老翁听了,便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送还给老员外。老员外

  • 天才老鼠之谜

    若干年前,罗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学主持一项为期6周的老鼠通过迷阵吃干酷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三组学生和三组老鼠。他对第一组学生说:你们太幸运了,因为你们将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这种老鼠非常聪明,它们将迅速通过迷阵抵达终点,然后吃许多干酪。所以你们

  • 不要为失去的钱包而懊悔

    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进大海中,只见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别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里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继续读报。“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

  • 铜锣声声

    有二位年轻人,在城里奋斗很多年,终于赚了很多钱,后来,年纪大了,就决定回乡下安享晚年。在他们回家的小路上,碰到一位白衣老者,这位老者手上拿着一面铜锣,在那里等他们。他们问老先生:“你在这做什么?”老先生说:“我是专门帮人敲最后一声铜锣的人,

  • 国王解梦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从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参见国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