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圆智妙答乾隆

圆智妙答乾隆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3:39  热度:13℃

圆智是清代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的当家和尚。

虽然他没有点化之术,却颇有应变之才。

一次,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便独自来到天童寺。

圆智躬身对乾隆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主持圆智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乾隆听说这个人就是圆智,想给他来一个“下马威”,于是,马上把脸一沉,厉声问道:“你既然已经知道朕来这里,为什么不率领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你这轻轻一揖,莫非有意亵渎圣躬!该当何罪?”

圆智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小僧岂敢亵渎圣上,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访。小僧恐引起游人瞩目,有碍圣上安康,不敢劳师动众,故小僧一个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听他说得人情人理,只好说:“那好吧,就恕你无罪,前面带路便是。”

一路上,乾隆说道:“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把我比上一比?”

圆智闻言,暗自思忖:“这可不好比。要比得不好,全寺恐怕都会遭受灭顶之灾。”但他忽然灵机一动,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可有一比:如比佛爷带你登天,一步更比一步高!”乾隆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圆智自比佛爷,上风被他占了,可又无可指责。

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当走到山腰时,乾隆想起了上山时候发生的事,就又想难一难圆智,便说:“我上山时,你说我是一步更比一步高,现在我下山了,你可怎样说呢?”乾隆说完,得意地瞅着圆智,心里想:上山是爬高,好比;下山是落低,我看你现在怎么个比法!

圆智略加思索,从容答道:“如今又好比如来佛带万岁下山,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乾隆听罢,不禁对圆智的聪明机智产生一股敬佩之情。

大道理:

乾隆多次想使圆智难堪,却没想到每次都被圆智的妙答解除了。他的对答充分显示了圆智大师的机智聪明。

猜你喜欢

  • 成功的因缘

    两个饥肠辘辘的人得到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于是甲要鱼,乙要鱼竿,然后分道扬镳。甲生火煮鱼,狼吞虎咽,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再后来就饿死在空鱼篓旁。乙忍饥挨饿,提着鱼竿向海边走去,还没有到海边,就使完了最后的力气,也饿死了。又有两个人,同样也得到一

  • 我不懂的都是糟粕

    《泰戈尔寓言》中有一个故事:经典名著《摩诃婆罗多》里住着一条书虫,在封面与封底之间啃了一个洞。学者翻开书,揪住书虫的脑袋,怒斥道:“你为何恣意破坏?磨砺牙齿填饱你肚皮的粮食,在大地上比比皆是。”书虫说:“您何必大动肝火,书里除了黑斑还有什么

  • 瓶中鹅

    有一个人出门,无意中,捡了一枚鹅蛋。鹅蛋还留着余温,鹅蛋躺在一个草窝里,草窝还有破碎的蛋壳。他把鹅蛋带回家,听见蛋内有啄壳的声响,他惊奇,这是个活鹅蛋。晚上,炕台焐着的鹅蛋裂开了缝儿,一个毛茸茸的雏鹅破壳而出。他不知怎么怜惜是好,就拿来曾养

  • 输赢之间的哲理启示

    和尚上山砍柴归来,在下山路上,发现一个少年捕到一只蝴蝶捂在手中。少年看到和尚,说:“和尚,我们打个赌怎么样?”和尚问:“如何赌?”少年说:“你说我手中的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你说错了,你那担柴就归我了。”和尚同意,于是猜道:“你手上的蝴蝶是死

  • 土地越肥沃越好吗?

    禅师委派弟子去照看一片稻田。第一年,这位弟子小心翼翼地打理,稻田里的水从不短缺。水稻长得很茂盛,并获得了好收成。第二年,他想到了加一点肥料。加了肥料的水稻长得很快,当年的收成比第一年还要好。第三年,他使用了更多的肥料。这年的收成更好,但是稻

  • 泥泞中有脚印

    据说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表现出对他不甚重视,让他做了谁也不愿做的行脚僧。鉴真心里不大痛快,住持也看出了几分。有一天突然下起雨来,住持便请鉴真陪他在寺院周围走一走,边走边拍着鉴真的肩头说:“你是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

  • 手链

    有个庙小,但有名,因为供奉着据说是佛的手链。法师有七个弟子,日日诵经念佛,都有些欢喜、慈悲。一日,这串佛的手链不见了。这是个大事,而且,供奉手链的地方非外人能进入。于是,法师说了,你们谁拿了手链,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也不怪。七天过去了

  • 养牛之道的哲理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