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世德爷

世德爷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8:29  热度:8℃

世德爷个子不高,瘦长脸,一双眼睛总是眯着,八字胡,说话细声细气,走起路来飞快。到冬天的时候,总戴一顶火车头帽子,世德婆将他收拾的干干净净,我们私下里管他叫飞毛腿。

生产队里种了一些甜杆(一种类似于甘蔗的植物,味甜,当地人叫它稻粟。)这也是我们一帮小孩的垂涎之物。那次我们瞅准时机刚要出击,却看到世德爷飞快的从地里跑出来,右手还挎个笼,翻过水渠,转眼钻进了玉米地。我们看时机不妙,均作鸟兽散。不妙的是,这次看地的是个小伙子,比世德爷跑得更快,硬是把他从玉米地里拉了出来。

世德爷哭着,鼻涕流的好长,我们围在他的周围一个劲起哄。

进了村子,一堆大人围了过来,从他的笼里将草掏出来,里面窝藏了好多折好的甜杆。我看了世德爷一眼,他正在使劲的挤眼睛,试图挤出泪来,但一滴也没有,就吹吐沬装死。众人一看没办法,只得让他的子女把他抬回去。其间我们又见到他偷甜杆,但看地的人抓住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只有我们知道,他把甜杆藏在了那里。我们给他编了首儿歌:飞毛腿,跑得快,偷下甜杆啃得快!

他听了骂道:管你们屁事,又没吃你家的。

世德爷有天夜里出事了,让人把脚趾给铲了。事情是这样的;先天下午,他托会计给他写几个字。会计说:我这儿只有一片红纸,你想写什么?他说了后会计用毛笔给他写好,下午他把这张纸塞进邻村一个寡妇家的门缝里。寡妇在扫地时发现了这张纸条,红纸黑字,她看了老半天,不知道这是什么,她不认识字阿。刚好侄子来了,一看脸都气青了。

到了晚上,世德爷去了,一推门,门没关,刚踏进门便让人用麻袋从头给装了进去。捆在柱子上,用棍子往死里打。他大声惨叫着喊道:是我啊!人家说:打的就是你!问你半夜三更跑这儿来干啥,他说我不都写了嘛!说你白天不能来说阿,我看你还是欠抽阿

这些都是听大人说的。父亲当时是队长,让人把世德爷从人家家里抬回来后,大家才知道内容:今晚上有事找你,在家里等我。一看字体,便知道是会计写的,会计说自己也不知道他干啥用,说也没啥事阿,把人打成这样!

后来世德婆说:该死的,就是该打,说人家的笑就像银铃碰银铃一样好听,想听人家笑,你看有正性没有,还落个瞎名声!

自那后,世德爷一病不起,时间不长就去世了。

猜你喜欢

  • 望洋兴叹

    秋天的汛期到了,大大小小的溪水汇入黄河,河水猛涨,河面加宽,隔水远望,连河对面的牲畜是牛是马都分辨不清楚。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河伯非常得意,以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流东去,到了北海,向东一望,只见水天相连,浩渺无际。河伯呆看了一会儿

  • 不龟手药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结的果实很大,用来装水,却不够坚硬;想把它做成瓢,却又平又浅,盛不下东西。实在没有用,我干脆把它敲碎了。”庄子说:“您真不会利用东西啊!我们宋国有户人家,会制作不皴手的冻疮药,靠了这药,他家世世代代都

  • 一只鸽子的八万大劫

    有一天,佛带着弟子舍利弗来到祗桓,在那里歇脚。午后四时左右,佛和舍利弗从打坐中起立绕行。这时,一只鸽子正受到老鹰的追赶。鸽子惊恐不已拼命飞,想逃离鹰的利爪。当鸽子飞到佛的旁边停下来时,佛的步伐正经过那里。当佛的身影遮住鸽子时,鸽子感到全身安

  • 花鸟的绝招

    一只花鸟,被秃鹫盯上了。他东逃西躲,脱不了身,就施出绝招,飞快地停在树枝上,把羽毛展开。他的羽毛是彩色的,让微风一吹,舒展成五瓣,很像一朵盛开的花。秃鹫寻找了一番,只见花,不见鸟,就怒气冲冲地间歇在树干上的松鼠:“喂,看到一只小鸟逃到这里没

  • 坏脾气得出乌龟丧命

    池塘里住着一只坏脾气的乌龟,它和常来这里喝水的两只大雁成了好朋友。有一年天太早,池塘干涸了,乌龟没办法只好决定搬家。它想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但它不会飞。于是,两只大雁找来一根树枝,让乌龟咬着中间,它们俩各执一头,再三叮嘱乌龟千万不能开口说

  • 妙计除娼患

    自大明开国之初,暨城便是万千烟花女子云集之地。谁想,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突然颁下圣旨,要整饬风化。于是,主管暨城扫黄的提举谢长仁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这提举,是朝廷设置的主管专门事务的官职,比如说主管盐运的,叫盐课提举;主管教育的,叫学问提举…

  • 谁奸污了张大嫂

    民国一十五年,张老大跟随直鲁联军攻打冯玉祥的队伍。有一天,张老大刚从火线上撤下来,就收到一封报喜的家书,信上说旧历八月初八日,妻子张大嫂生产了一个胖小子。张老大掰着手指一掐算,鼻子就气歪了:“他妈的,小婆娘子不老实。”心里暗暗叫骂,就火烧屁

  • 侠盗谢三

    抗战时期,五台地区有个叫谢三的人,自幼在五台山学得一身本领,飞檐走壁,杀富济贫,人称“飞天侠盗”。小鬼子一进五台县,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是宪兵队队长龟田英寿,对抗日人士残酷镇压,杀人如麻,提起他来当地百姓无不咬牙切齿。有一天在巡逻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