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黑传奇

小黑传奇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23  热度:9℃

二十多岁的黑柏林年轻力壮,这一年的初秋时节,他到文山前的一块地里割谷子,在割到地中央的时候,黑柏林忽然发现那里谷子倒了一大片,中央还有一个大洞,好奇心促使黑柏林探头朝洞里看去,却见洞里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只是听到了里边传来吱吱的叫声,细细一看,那竟然是一只狼崽。

黑柏林把狼崽抱回家后,喂它啥它都不吃。黑柏林的爹说:“快扔了吧,养个白眼儿狼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黑柏林的娘信菩萨,说:“别扔了好歹是条命,不如让他三叔家的大黄狗奶着得了。”那只大黄狗五六十斤,才生了一只狗崽。黑柏林听了娘的话高高兴兴地抱着狼崽去了三叔家。

黑柏林把狼崽放在母狗的乳头上,那只狼崽竟然拼命地吃起狗奶,大黄狗性格很温顺,也没有拒绝狼崽,没过几天,大黄狗就把狼崽当成了它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狼崽通身黑色,黑柏林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小黑。

小黑在大黄狗的哺乳下长的很壮实。慢慢地小黑长成了大黑,它个头不亚于一头小牛犊,顶着一身油黑发亮的毛发,威风极了。村里最年长的杨四爷说:“看这狼崽子的派头,要是放回山中,是个狼王的材料!”

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黑柏林一家在三月三这天去海边的亲戚家串门,回来后一敞开大门,他们惊呆了。家里养的鸡鸭全被小黑咬死了,那个血腥的场面叫人毛骨悚然。一气之下黑柏林拿起一根棍子追打小黑。小黑东躲西藏的,还是挨了好几下,俗话说:狗急跳墙,小黑被打得急了,一下子跳出了矮矮的围墙,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黑柏林的爹去赶南湖集,这竟然成了和家人的永别:日本人驾着飞机轰炸了南湖集,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集上的人乱成了一团,四散而逃,被炸死的、踩死的就有三四百人之多。黑柏林在集上找到了爹被炸烂的衣物和残缺的肢体后就把爹埋葬了。第二天,黑柏林给娘磕了三个响头就到甲子山参加抗日游击队去了。

一九四三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已是侦察排长的黑柏林和战士张茂堂、李兆芝奉命到石臼港侦查敌情。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可是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和十个鬼子遭遇了。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张茂堂和李兆芝当场牺牲了,黑柏林的胳膊也受了伤,黑柏林凭着对地形的熟悉,钻进青纱帐一个劲的往甲子山方向跑,跑到日照城西的一大片玉米地后,黑柏林再也跑不动了。黑柏林在玉米地里坐了下来,他看了一下自己受伤的胳膊,黏糊糊的沾满了血。

天色已晚,外边的情形又不知,黑柏林决定躲在玉米地里,度过一夜明日再作打算。他望着天上惨淡的月光,想起牺牲的两个战友,心里难过极了。就在伤感之时,他觉得背后冷飕飕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黑柏林回头一看,可把他吓坏了,七八头狼眼里冒着绿光把他圈了起来。他知道狼是闻到了他胳膊上的血腥味而来的。黑柏林想这下完了,今夜非葬身狼腹不可。

然而不知怎么回事,狼群并没有立即对他发动攻击,一只个头很大的黑狼围着他转了两圈,还用鼻子使劲嗅着他。黑柏林细一看,他认出了,这正是当初自己养大的那只狼崽小黑。看着它那双放着寒光的眼睛,黑柏林叹道:“日本鬼子要杀我,你要吃我,你们都是丧尽天良的畜生。”就在这时,一路追赶的日本鬼子已经发现了黑柏林的踪迹,把黑柏林包围了。因为天色已黑,他们不敢擅自进玉米地,就在外边喊着什么,估计就是缴枪不杀之类,黑柏林的子弹打完了,身上没有任何武器,心说:“这下完了,连与鬼子同归于尽的本钱都没有了!”

正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小黑突然发出“呜”的一声长啸,接着就带着狼群调转身体,向玉米地外的日本鬼子冲去,日本鬼子哪里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慌乱之中,他们举起枪朝着狼群射击,群狼顿时倒下了好几只,但剩下的几只依旧疯狂的扑向他们。看这不要命的架势,鬼子们哪里还敢恋战,他们回头四散而逃,但他们这两条腿的禽兽哪如四条腿禽兽跑得快,狼群很快就追上了鬼子,然后就开始咬他们的脖子、胳膊、大腿……鬼子兵顿时发出一声声惨叫,好几个鬼子倒下了,剩下的几个屁滚尿流的向日照县城逃去。

战斗完毕,几只狼对着鬼子的尸体大快朵颐,而小黑却转头向着黑柏林跑过来,还没等到他身边,它摇晃一下就倒了下去,杨柏林不知出了啥事,赶紧走近并抱住了小黑,却见它胸前鲜血淋漓,原来它刚才挨了鬼子一枪。黑柏林把小黑抱在怀中,热泪盈眶,连说:“小黑,我误会你了,我误会你了……”

全国解放之后,在战争中因伤致残的黑柏林复员回到老家,他出钱请人在小黑的殉难处竖起了一块高高大大的石碑,上刻:兄弟小黑之墓。

猜你喜欢

  • 东山再起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

  • 煮豆燃萁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他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他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这

  • 卖剑买牛

    卖掉刀剑,去买耕牛,指改业归农。也比喻改邪归正。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龚遂传》。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因闹饥荒,不少人买了刀剑做了强盗。郡守根本治理不了,有人向朝廷推荐龚遂,请他去做太守。汉宣帝召见龚遂,见他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长得又瘦又

  • 画地成图

    原意是在地上画出线路,就可成为图形,用来说明地理形势等。形容人点画之间就成文章,才能超群。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张安世传》。敬侯张安世的长子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西汉时的中郎将。一次,两人一起领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国。战事

  •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十分森严。按照周礼规定,演奏乐舞的行列,天子可以用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所组成的乐舞队进行演奏和舞蹈;诸侯则用六佾,共三十六人;卿大夫用四佾,共十六人;士则只能用二佾,即只有四人。如果谁

  • 一丝不苟

    【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

  • 七擒七纵

    【释义】捉了七次又放了七次。指正确使用攻心战使对方心悦诚服。【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为兵出祁山伐魏作准备,于公元225年率军平定南方,当时南方首领是孟获,他和诸葛亮展开了顽强的搏斗。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

  • 划粥断齑

    另作:断齑画粥 ( duàn jī huà zhōu ) 出 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