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金罗汉

金罗汉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4:50  热度:9℃

金罗汉

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夜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不知烧了多少炷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出苦海。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

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亲朋好友一时竟多出好几倍,大家都向他祝贺,目光里满是羡慕。

可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谁不安稳。

“诺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啊!你愁什么呀!”他老婆劝了几次没效果,不由地高声埋怨。

“妇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那山民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我就满足了。”

原来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啊!

心有妄求,永无宁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

禅思禅悟穷人常常悲叹自己的命运,痛骂老天的不公。而富人也会因为各种无止境的欲望而烦恼、不开心。但须知知足方能常乐。没有一颗知足之心,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枉然,终究无法获得安乐。

猜你喜欢

  • 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出自东汉 伯乐是战国时辰养马的妙手,他最能辨认马的黑白。他把辨认马的方式写了一部书,叫《相马经》。书上说:千里马的额角很饱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规矩。伯乐有个儿子,他拿了《相马经》出往

  • 空中楼阁

    “扑朔迷离”出自《百喻经 古时辰,有一个既笨拙又刚强的财主。有一天,他往造访别的一个财主。到了这个财主的家里以后,他看见那楼房造得十分富丽美不雅,敞亮宽阔,心中很是恋慕。他呆呆地看着楼房,暗暗地想:我的财帛

  • 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就是不权衡本身的实力而轻举妄动。故事产生在年龄时期。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伐罪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讨…… 故事产生在年龄时期。那时,郑国和息国睦

  • 螳臂当车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外往狩猎,看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感觉很奇异,问赶车的说:这是甚么虫子呀?赶车的回覆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外往狩猎,看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

  • 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 年龄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晓乐律,琴艺崇高高贵,是那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青的时辰聪慧勤学,曾拜高报酬师,但他总感觉本身还不克不及炉火纯青地表示对各类事物的感触感染。伯牙的教员知道他的设

  • 惊弓之鸟

    “草木惊心”出自《战国策 更羸是魏国着名的射箭妙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往玩,看见天上有鸟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消箭,只要拉一下弓,就可以把飞鸟射下来。”“呀?”魏王有点信不外本身的耳朵,“会

  • 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出自宋代 北宋期间,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善于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拜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专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绘声绘色,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刚好此时有伴

  • 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出自《列子?天瑞》。这是一则益智故事,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不以这两种报酬然。他的原意是要倡导“顺乎天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应。后来,人们经常使用“庸人自扰”这个成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