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北宋科学家沈括的历史成就 沈括有什么发现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历史成就 沈括有什么发现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3:49  热度:10℃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青史留名。虽然给了沈括政治家和科学家两个头衔,但是要真正算起来的话,在科学发明上沈括的历史成就可以说远远的甩政治一个赤道的距离。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被外国学者赞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沈括在科学方面最大的成就应该就看他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了。

《梦溪笔谈》可以说是沈括一生科学成就和发明的总结,其中包含了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也正是这样一本书,让后世人得以知道,沈括的确如《宋史》所言是一个全才、通才。

沈括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都因为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王安石与沈括家族是世交,沈括父亲的墓志铭还是王安石所写的。等到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全权统领熙宁变法一事的时候,沈括毫不犹豫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因为他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所以受到王安石的重用,一路升迁,担任了三司使这样高位。除了王安石的提拔之外,沈括最重要的政绩应该就在治水修堤方面了。

在初入官场,任任沭阳县主簿的时候,他就发起几万民工治理沭水,开垦良田七万顷,改变了沭阳的面貌,利国利民。后来任宁国县县令的时候,更是发起和倡导了著名的万春圩工程,开辟出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顷。与此同时,还留下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熙宁五年,又主持汴河治理事宜,采用分层筑堰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石油的人。沈括有一次在家中读书,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当时他就对这点表示疑问,并且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后来又机会之后,他专门到了高奴县进行实地考察。

发现高奴县一条河水边,有一种褐色液体,混着砂石清水流出。当地人将它叫做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

沈括像当地人那样将他采集起来,并用火点燃。他说这种油很像清漆,燃起来像火炬,冒着很浓的烟,帐幕沾上了油烟都变成了黑色。更重要的是,他还将帐幕上沾的黑色粉末搜集起来,用他制成了写字用的墨。

沈括将这个新发现的燃物取名石油,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当时沈括就提出了用石油取代树木作燃料的设想,表示不到必要的时候决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尤其是古林,更不能破坏!

沈括这种想法,放在今天是绝对正确的,不仅保护环境,同时也是对新能源的利用。不过受到当时的局限性,沈括的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采纳。

沈括写《延州诗》纪念: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并将自己所知的记录在《梦溪笔谈》中,等到了后世的时候,人们真的在这儿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他所说的延州石油,放在今天就是著名的长庆油田,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年产量达到了二千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他随父亲居住在福建泉州时,就听说江西铅山县有一泓泉水不是甜的,而是苦的,当地村民将苦泉放在锅中煎熬,苦泉熬干后就得到了黄灿灿的铜。他来到当地,亲眼见证了村民熬铜的情景,并将此事记录到《梦溪笔谈》之中。后世人顺着他的介绍寻找,果然在贵溪县找到了巨大的铜矿。沈括发现的这座铜矿,在今天成为在江西铜业公司的开采地,产量极高,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铜矿资源。

除了石油和铜矿,沈括其实还发现了测定了新的山水地图,测量天文历法,开创了各种研究天文的仪器。单看这几点,就足以说明沈括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了。

猜你喜欢

  • 摄政长公主15

    翌日天还未亮,皇上便亲自率各位大臣为长公主送行。只见长公主一身银白色的铠甲,手执御赐的天下第一名剑断魄剑,英姿飒爽。儿臣参加父皇长公主躬身说道。涵儿快快起来,可要照顾好自己啊。皇上似乎怜惜地说道。雍雨涵抬起头,看到皇上身后跟着的一群人。左侧

  • 人『活』两个我

    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两个“我”,一个是行走坐卧的“我”,一个是能够欣赏行走坐卧的“我”。两个我,前为客,后为主。后者对前者,是审视,是监督,是把持,而最高的境界,是欣赏。有人无人处,时时让暗处的“我”,静静打量一下明处那个说着、做

  • 那个时候,你还不懂

    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怎样改变你。比方说,曾经不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酒、不喜欢的书或不喜欢的人,后来有一天,喜欢上了。曾经觉得不好喝的酒,或许是当时还没有到好的年份,或许是那时候还不懂得它的好。它就像你买了回来随手翻了几页觉得

  • 独木桥

    著名作家郑渊洁小时候爱哭,妈妈每天在睡前都会给他讲故事,以此来哄他睡觉,其中有一个故事从一岁一直讲到了六岁。故事说的是有很多动物在外面一起玩,后来长颈鹿发现发大水了,于是动物们赶紧逃跑。跑着跑着,猴子说不好了,前面有一条河过不去。后来大家发

  • 蚊子没有分别心

    塔院周围绿树环绕,流水潺潺,青草遍野。风景好的地方蚊子就多,我、肖业和小雅连日来收了不少“红包”,奇痒无比。塔院当家宏慧法师走了过来,我不好意思直接问他有没有驱蚊液,改口说:“法师,塔院里的蚊子是不是专门咬新来的人?”法师停下脚步,说:“蚊

  • 扎好人生的“根”

    有一年,法国地质学家凯特一行来到非洲草原上进行科学研究。一天傍晚,由于找不到村庄住宿,他们便选择在草原腹地的一处平地宿营。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他们选择的那个地方很开阔,地面上光秃秃的,甚至连一根草都没有。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早上,凯特第一个

  • 有些人,连吃亏的资格都没有

    大概在两年之前,我注意到一个人,他常常在微博上@我,并附上自己新拍的视频或制作的一些海报。某天出差途中,又看到他在微博上@了我,点进去是一段小视频,我花了一分钟时间看完,觉得被触动,然后把他之前发的作品看了看,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我并不知道

  • 放弃捷径

    面对两条始点和终点相同的路,人们自然会选择较短的一条去走,这条路便是捷径。走捷径,路途短省力气,却不一定明智。因为,所谓捷径,显而易见谁都能发现,大家都走,势必拥堵,因此用的时间反而多。而若选择另一条稍远的路,人相对少,为避免落后,又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