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要用我不行,给你的人生设限

不要用我不行,给你的人生设限

收录日期:2025-08-08 13:39:35  热度:8℃

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我:“卡西姐,你说,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华子的言谈中,我发现他极度不自信。

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

老师嘱咐他:“没关系,我看你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都挺好,直接投就行了。”

华子摇头:“我不是科班出身,写出的东西真不行,算了吧。”

连试也没试,这场比赛不了了之,写作因此被他放弃。

毕业之后,他去面试。

人事经理问他:“你对自己五年之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

他嗫嚅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道:“希望每个月能拿到五千块。”

如你所想,这场面试以失败告终。华子解释说:“我一不是名校毕业,二没有家庭背景,能有什么成就啊?那些高官厚禄、功成名就的愿望我不敢想的。我妈说我家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家庭,飞不出凤凰。”

还有一次,他离职。

通常我们跳槽,都是为了更好的职业规划和更好的薪资待遇。但华子正好相反,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这样好的条件。

那份工作,是一个亲戚介绍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他之前的工作好。可从开始工作,到辞职,他一直在打退堂鼓。

一会儿觉得自己无才无德,要是做不好这份工作,岂不是给亲戚丢脸?

一会儿又想自己真没用,居然基本工作都能出错,白瞎了这么大个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平庸吧。

本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儿的年纪,却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好青年,处处否定自己。

这是因为,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他早已在人生的成长中,给自己灌输了谨慎的念头。一旦某件事情超出他的预期,他就会心生胆怯,长久的自卑让他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没办法”,让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最好的。

努力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是很累的;而让自己“不行”,却轻松又容易。

于是,他把这种暗示,转换成人生的“引导”,将他的奋进、努力、改变全部掩盖,他已给自己盖棺定论,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第一个念头必然是:算了,我不行。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的“你不行”。于是梦想和期待,一次次被搁浅;努力和追求,一次次被放下。

十来岁的时候,你想帮母亲做做饭,以尽孝心,结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母亲在旁边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不行,看看你堂叔家的闺女,洗衣做饭蒸馒头包饺子,都在行,咱没福气啊。”

你还想争辩些什么,最终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从此,你对做饭再无兴趣。

高二那年,你想考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老师拿起你的试卷摇摇头:“就你这成绩,没指望,你能考上个一本就谢天谢地了,你不行,别浪费时间。”

你原本想改掉青春期的叛逆,让成绩步入正轨,却突然泄了气。

大学即将毕业,你对自己说,要去一个500强企业,要一年之内业绩昭著。你日日投送简历,参加招聘会,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结果天不遂人愿,依旧成绩平平。室友说:“没用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过吧?普通家庭长大的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父母也说:“那么多人竞争,你不行的,回老家找个安稳的工作得了。”

你看着墙上的日历,忽地失去了奋斗的欲望,于是打开电脑,参与到了室友的游戏中。

结婚之后,你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家庭主妇,你一边重返职场欲争回二十几岁的锋芒,一边研究育儿知识照顾孩子起居学习,终于疲惫不堪。

丈夫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做到了华东区总监级别,你这性格不行,能力也不够,不如趁早歇歇吧。”

公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就挣那么点钱,够干什么的,你不行,做不了女强人,回来带孩子吧。”

你鼓了很久的勇气,一下子被放空,你看着因为着急回家被高跟鞋磨破的脚,叹息道:我真的不行,这么累我受不了。

于是,你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公司,做起了家庭主妇,这一做也许就是几十年。

人近中年,你想創业,想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从头来过,只为拼一个心中所梦、脑海中所想。这时妻子浇来一盆冷水:“你就不是经商的料儿,拿个死工资得了。这些年要不是我,你连这个工作都没有,你不行,别瞎折腾。”

你望了望墙上的时钟,想了又想。也许,妻子是对的;也许,你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究竟是我们太软弱,还是别人的建议太强势?

都不是。

是我们自己,已经用“我不行”这句魔咒,给自己的人生设置了障碍。

生而为人,存于社会,我们没主见的时候太多了。“不行”这两个字仿佛一个魔咒,在他人的建议中,贯穿于我们的青春年华,时间一长,连我们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你有没有想过,无论是旁人口中的“你不行”,还是自己口中的“我不行”,是真的不行,还是正好给了你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从刚开始就能神奇地精通于某个领域?有几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成功?不过都是在不断地自我修复、自我安慰和积极的自我暗示中,进行努力地填充罢了。

与之对应的堕落,便是消极的自我暗示。

你觉得工作强度太大自己受不了,你觉得女神高高在上自己配不起,你觉得自己做出的方案太垃圾,哪怕扔掉也比让客户看到要好。他人一个眉眼暗示你立马就蔫了下来,他人一句负面的评判你转身就想哭。如果你不够自信,就正好落入“不行”的圈套。

而你从不知道,任何试图以“你不行”对你进行洗耳的,都是谎言。

一旦落入这种圈套,一旦过分灌输了“我不行”的概念和思想,就会加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这非常容易让你在人群中消失,话语权消失,表现欲望消失,表达能力消失,逐渐地让你越来越不起眼,然后更加不相信自己,恶性循环。

最后,便真的不行了。

你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啊?

猜你喜欢

  • 意外之财

    意外之财打我记事起,爸爸就瘫痪了,妈妈要没日没夜地照料他,只有大我七岁的姐姐,偶尔能带我出去玩耍。那年我六岁,村子里一户有地位的人家办喜事,为了庆贺,便请了人,准备放七天电影。这对于当时娱乐生活匮乏的我们,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好容易熬到了

  • 心与心的距离

    男孩20岁来到城里打工,相识了城里的一个女孩。女孩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交往,女孩铁了心要和男孩在一起,男孩很感动。他没什么可以给女孩,只能把他全部的真心和爱都给女孩。男孩22岁那年,女孩不顾一切嫁给了他。婚后他们俩靠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深刻地

  • 财务管理漏洞

    快过年了,我去服装店给妈妈买了一件鸭绒袄,紫红色的,夕阳红牌,妈妈穿着非常合身,看出来妈妈很高兴。我说,这是她给你买的。妈妈迟疑了一下,有些不相信的又问了一句。我接着说,她是晚辈,她也意识到错了,你就别太在意了。妈妈说,怎么会,进了咱俩的门

  • 仰望星空

    我家是镇上一户很普通的人家,家中四口人,我,我哥,我爸,我妈!我上初中,我妈在家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爸在煤矿里工作,一个月回家一次!我哥初中毕业后就去福建打工了!周五放学一回到家,就听到我妈的抽泣声,原来我哥在福建工作出了车祸,第二天,我妈

  • 没有结局的爱

    那年,表哥10岁,她8岁。因为爸爸工作调动,她们全家搬到舅舅所在的城市,暂住在舅舅家里。她很高兴能和表哥一起上学放学。每天上学表哥都会牵着她的小手一起走,不会嫌她走的慢独自跑掉。在学校里如果有人欺负她,表哥会挺身而出攥着拳头说:“她是我妹妹

  • 漂流瓶

    浅蓝孤独地坐在电脑边,这么久过去了。她还会情不自禁地去牵挂他,放不下,不知道他是否还在流浪,是否找到让他甘愿厮守一生的人。曾经他说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找到那么一个人,让我甘心为她停留,浅蓝你很好,我知道你也很爱我,可是你真的不是那个我想要珍惜一

  • 母亲一个人的年夜饭

    岳母家的年夜饭比较早,吃过饭后正好钟楼上的大钟响起下午五点的报时。妻子帮着岳母收拾碗筷,岳父身体不好,又喝了点酒,觉得头有些晕晕的,就去卧室休息了,三岁的儿子笑笑早就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他觉得有些无聊,跟妻子打了声招呼,就开车到

  • 爱,那么疼

    爱,那么疼一我从小就不喜欢她,因为她总是打我。我从外面玩饿了跑回家,总是习惯地大喊一声奶奶,到处找吃的。她就会踮着脚走到我后面来,抬起手,在我的屁股上猛拍一巴掌,大吼:我让你叫奶奶!我捂着屁股,眼泪打着转转。她的钱藏在裤子口袋里,包了两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