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朱元璋嫡女宁国公主简介 宁国公主驸马是谁

朱元璋嫡女宁国公主简介 宁国公主驸马是谁

收录日期:2025-08-08 11:12:16  热度:13℃

宁国公主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第一个女儿,虽然是朱元璋的次女,但却是第一位嫡女。对于自己的原配妻子,朱元璋一向都是敬重的,对于原配所生的嫡女那自然也是爱护有加。

宁国公主自幼受朱元璋宠爱,长大之后朱元璋也为自己的爱女选择了一位好丈夫,正是淮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

梅殷是真正的勋贵公子,出身高贵不说,最重要的是人品和才华也十分出色。他文武双全,既是明朝初年著名大将,也曾得李文忠儒宗赞誉。

嫁给这样的才子勋贵,宁国公主有多得朱元璋的宠爱自然无需多说。而公主嫁过去之后,也的确与驸马夫妻同心、琴瑟和鸣,小日子过的幸福美满,很叫人羡慕。

可惜的是人都说命运无常,福祸相依。宁国公主的幸福生活,最终还是因为王权的交替而结束。

朱元璋去世之后,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建文帝)。建文帝少年英武,急于做出些成绩,因此面对诸侯王权威胁君权的情况,有了削藩的打算。

朱允炆的年纪不大,本来他上位一些诸侯王心中就蠢蠢欲动。如今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于是纷纷反抗。其中代表便是燕王朱棣,而且朱棣起兵成功了,上位登基。

梅殷是所有驸马中最受朱元璋宠爱的,朱元璋宠爱他重用他,欣赏他的能力。所以去世之后,特地嘱咐梅殷好好辅佐建文帝。梅殷其实就相当于朱元璋给建文帝相好的统领班子,如果皇帝一直是建文帝来坐的话,梅殷未来可期。

梅殷受朱元璋托付辅佐建文帝,朱棣起兵之时,梅殷奉命镇守淮安。燕军攻淮安之时,梅殷统调有度,死死抵抗住燕军的进攻。朱棣于是派使者前往商讨,还拿出给朱元璋进香的由头。梅殷自然不听,还将使者的耳朵给割了下来。

因为有梅殷的阻止,朱棣只能转道,虽然最后拿下了南京,并成功登基称帝,却始终不能让梅殷臣服。朱棣登基之后,梅殷仍然据淮安以守。

为了拿下淮安,朱元璋让宁国公主写血书给梅殷。见到宁国公主血书,梅殷才最终出城回京。入朝觐见之时,朱棣对梅殷说:驸马劳苦。

梅殷回答:劳而无功耳。这表明梅殷对朱棣登基的不满,同时表达自己没能护住建文帝的悔恨。听了这话,朱棣自然很不高兴。

梅殷虽然退出淮安,但却并非真心臣服于朱棣。所以朱棣始终想要找机会铲除他,永乐二年之时有御史弹劾梅殷在家中蓄养亡命之徒,又说他行诅咒之事。朱棣当时没有进行处置,但是没多久就发生了梅殷被锦衣卫淹死的事情。

这事儿看上去是锦衣卫之过,但实际上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爪牙,梅殷之死后世许多人都猜测就是朱棣暗自下的命令。就连宁国公主听闻梅殷死讯之后,也拉着朱棣的衣服哭诉为何要杀了他。

朱棣自然不肯承认此事,最终是将两位淹死梅殷的锦衣卫处死,算是给宁国公主和天下交差了。而宁国公主再不满,也不可能违背已经坐稳天下的朱棣。而且不久之后朱棣还给了梅殷两个儿子官做,这事儿就这般盖棺定论了。

梅殷去世之后,宁国公主独自抚养孩子,一直活到宣德八年,享年71岁!

猜你喜欢

  • 配角同样耀眼

    班里的小梁是一个篮球迷。他成绩不咋样,但十分热爱班级,只要关系到班集体荣誉的事儿,一点儿也不含糊。当得知要开展篮球友谊赛的消息时,小梁甭提多高兴了。赛前的日子,他努力练球,球技越来越棒。        比赛的日子到了,但在赛场上,小梁的手感

  • 让弱点闪光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麟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苍劲挺拔,浑厚有力,豪迈谐趣,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在其表演艺术渐趋成熟、日臻完美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嗓子哑了。        对一个以唱为主的须生演员来说,倒仓是一

  • 今生遇到了,我们就注定是亲人

    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

  • 请让我像亲人一样爱你

    我记得清清楚楚,8月9日那天傍晚下班时,暴雨如注,路上的积水没过膝盖。我站在单位门口,焦急万分。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快一个小时了,雨却丝毫没有小下来的意思。我不能再等下去了,给家里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我怕田田出事,一咬牙,把外衣蒙在头上,冲进

  • 清明时节筑高坟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

  • 清明要吃笋菜汤

    从前,有个叫王二毛的农夫,他勤劳善良,热心助人,是个难得的好心人。清明节那天,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上山扫墓。这时他看到一个陌生的白发老妪正坐在山脚下长吁短叹,希望上山扫墓的村民能背她上山。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山上的路并不好走,到处是泥泞,山又

  • 清明戴

    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二十八根红丝线,嫩绿的柳叶衬着红红的丝线,煞是好看,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姓柳的贤惠女子。        密州城东有条墨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河岸边的柳家庄有

  • 18岁,送你一段18天的骑行

    一段骑行,拍下一个能够表现两代中国人的故事讲起故事的缘由,父亲孙立军这样开篇:我50,女儿18,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原来这个可逗可玩可骂的姑娘很快会变成别人的女人,我应该送点什么给她,所以有了《18岁18天》,从北京和女儿骑行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