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因有慈母,为我读书

因有慈母,为我读书

收录日期:2025-08-07 18:48:02  热度:9℃

如果一个人回忆往事,父母与自己一起共同读书的场景也许是最美的场景。

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一书中写到:

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

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

这是感动过很多人的一首诗,诗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母亲能陪自己读书,感到的温馨与幸福,令人读之如沐春风,心灵颤动。与孩子一起读书,所给予孩子的成长价值,所赋予家庭的美好记忆,已经远远超越阅读本身。

如何引导孩子读书日益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也是我们逐渐兴起的家庭文化建设中最值得关注的方面。那么,我们的父母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与孩子一起读书,会形成良好的家风,可以构建更为和睦相亲的家庭。“幼承庭训”或“易子而教”,是中国古人陪孩子读书的典范。《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苏洵,也就是苏老泉,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读诗书,最后“一门三父子”,皆登进士榜,在文化上各有成就,成为千古佳话。“书香门第”、“诗书传家”就是对教子有方家庭的美誉。

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是很多母亲都是孩子读书的积极推动者。孟母择邻而处,为的是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欧阳修的母亲以荻草代笔,教子读诵经典;朱熹的母亲是儿子的主要伴读者;顾炎武年少体弱多病,母亲与之伴读诱导,终成大家。歌德在自传中对儿时父亲教自己读书的事情如数家珍,而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歌德父亲对天资聪颖的儿子所流露出的喜爱。

社会的变化虽然使家庭单位变小了,但小家庭也有自己风格的塑造。一位幼儿园的老师说过,看一个孩子就能看出他们父母的修养,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你能从他的脸上看到内心的宁静。由此我想起在韩国看到过一幅对联:玩月色,看花色,不如我家好颜色;弹琴声,落棋声,焉比子孙读书声。

确实,一个家庭里孩子琅琅的读书声正是家声清正、家风和雅的象征。非读书之力,焉能及此?

我们能真正给予孩子什么?世界有着太多不确定性,谁也不能说给予孩子未来多高地位、多少财富,那是我们无法掌握的。而与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能做到的,这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方式的最好路径。古人云,“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怎样通过读书突破个人视角的局限,学会从书中汲取智慧。

有一首著名的读书诗,是陆游写给儿子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整首诗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夜,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读书人与儿子的围炉夜话,娓娓道来又意蕴深沉。细细吟来,我们仿佛聆听到那位父亲充满爱意的耳语:孩子,古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长时间的涵咏与实践才能使所学有所成,这是你父亲一生的体会呀。谁能说,这与史斯克兰·吉利兰的“因有慈母,为我读书”不是一样的让人感动呢?这样的父亲所给予孩子的文化力量,真让人心仪神往。

对你的孩子说,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猜你喜欢

  • 小旋风严审人命案

    柴进在沧州当推官,有个富户家的小丫环逃跑了,不知去向。小丫环的父母告到州里,州官叫录事参军审理此案。录事曾经向这家富户借钱,却不借到。现在,他见报复的机会来了,不问青红皂白就诬陷富户父子几个人一起杀害了小丫环,把尸首扔在河里流走了,所以就找

  • 神机军师戏无赖

    徐州东北琅琊郡里有个临沂县,临沂县里有个山村叫黑风口,黑风口有个穷汉叫李三。这李三家中常年累月是锅上没气。锅下没烟,为了老小活命,只好跑到山下捉来一二百个当地唤作山草驴”的山蚂蚱,只用秫杆蕊儿插了一个小笼子把山蚂蚱装好,挑到徐州

  • “朱青天”的由来

    穷汉石惠打柴为生。这天五更未尽,石惠穿着破袄单裤,挑着一担柴禾赶到了徐州城。来到集市,石惠慌忙扔下重担,谁知天不大明,看得不清,柴担竟把一个汉子要卖的一只公鸡压成了肉饼。卖鸡的汉子名叫庄霸,是个富豪家的浪荡子弟,昨夜晚偷了爹娘的银子去赌钱,

  • 蒋敬算命救妇

    在梁山泊众多英雄豪杰当中,既有武功高强的好汉,又有精通文墨的书生和秀才,更有文武双全的帅才。他们劫富济贫,或者为民除害,伸张正义,替天行道”。而你知道神算子蒋敬的故事吗?蒋敬原来是个书生,科举考试得中,但临放榜时又被富家子弟顶替

  • 高俅果真会踢足球吗

    高俅,从一个小书僮混到相国,可谓平步青云,让人叹为观止。据《水浒传》上说他的进身之阶是踢得一脚好球。于是,便有人说高俅是踢足球出身的。尤其在世界杯足球外围赛,中国队末获得进军美国入场卷那阵子,有人为了鼓舞国人士气,便拿此高俅为例,说宋朝时中

  • 高俅是怎样发迹的

    高俅本来是苏东坡先生的书僮,公文书信都写得不错。东坡离开翰林院外放为定州知州,把高俅留下给曾布,曾布推说自己的侍从已经很多了,没有接受他。最后,东坡就把高俅托付给王晋卿。元符三年,王晋卿当枢密院都承旨。那时候徽宗还只是端王,在王府里研究文艺

  • 西门庆的身世之谜

    宋徽宗政和年间,也就是公元1110年左右的时候,山东省东平府清河县,有一个富商子弟,复姓西门,名庆,字四泉,年纪二十六七,生得身材魁梧,潇洒风流。西门庆的父亲的西门达,原是走川广贩卖药材的,后来在这清河县开了个大大的生药铺,贱买贵卖,生意兴

  • 梁山好汉与人参精之谜

    很多年以前,长白山老林子里有棵人参,寿命有一千五百多年。山里人经常看见它,小个子,八九岁,乖乖角上扎着红头绳,戴猩红兜肚,穿绣花红鞋,天天晚上出来参拜七星明月,参拜完了,就脚不点地地从这个山头悠一下子飞到另一个更高的山头。就这样,一夜能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