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在丈夫情迷婚外恋的日子里

在丈夫情迷婚外恋的日子里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9:03  热度:10℃

一直觉得外面纵然洪水滔天,家都是永远的诺亚方舟。怎料到洪水泛滥过来,才发现方舟早已年久失修。我意识到婚外恋已经实实在在兵临城下时,我正窝在沙发里悠闲地修指甲。

老公嗫嚅着,说准备搬出去住一段时间。他和一个年轻姑娘有了感情,弱水三千,可惜他只有一只瓢,他不得不暂时隔离自己,冷静考虑是否要把我泼出去。

费了很大劲儿我才确认这声音不是从对面的电视机里发出来的。手里的指甲锉“吧嗒”一声落在地上。他不是个随便的人,要这么做,必定有他的理由。

最初的一个星期,我过得像等候秋决的死囚,以至于出走的他在回来拿衣服的时候,看到我的样子非常于心不忍,绞尽脑汁替我想了一大堆排遣郁闷的办法。学开车,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们曾经也提到过买车,在我所憧憬的有车之后的幸福生活图景里,丈夫责无旁贷地要担当司机重任,我的工作则是:不累的时候看风景,或者听着汽车音响哼小曲儿;累了的时候,闭目养神,或者打个盹儿,但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驾校负责报名工作的女士热心地出主意要我学大货,“才比小货贵100元,可是你以后除了大客什么都能开!”我知道学大货很辛苦,也知道此后无论怎么燎倒,断不至于废了本行手艺,去做个女货车司机。但我既然心志已苦,茶饭不思体肤已饿,再来点劳筋骨的训练,没准日后能成什么大器。

真上车了才疯狂后悔。教练车是那种老“解放”,我又瘦又小,坐在驾驶座上感觉像白雪公主的朋友要对付坦克,非常滑稽。我不得不找来一个巨大的垫子放在腰后,才能保证够得到离合器、油门和刹车。方向盘没有助力,沉重得如同磨盘,练桩的时候累得胳膊、胸口都疼。

最要命的,是那种精神上的紧张感。师傅是个退休老工人,人不坏,可是嘴特别厉害,我是他带的8个徒儿中惟一的女同胞,获得的最大优待是不必遭受粗口训斥。

正是隆冬时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盼望回家,家里有他温暖的笑容和怀抱。只是,这样的盼望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家中的一切,还是早上出去时的样子,屋里没有他的影子。他独自蜗居在城市的另一头,正为情归何处而苦思冥想。每每想到这里,驾校的那些委屈酿出的眼泪,便默默地干涸。我开始琢磨驾车技巧,为了下周再见到师傅时他老人家能少一点雷霆之怒。

隔些天,老公会回来看看家里有什么事要做,比方说,为我改善改善伙食,他知道我不喜欢下厨房。

那天他进门时,我正坐在沙发上,手脚并用,“踩摘轰挂”地练习升档降档,茶几上放着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碗里是吃剩的方便面。他就站在我对面,看着那碗,慢慢地泪水流了一脸:“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怎么把我们的生活害成了这个样子。”

他对自己的谴责使我痛彻心扉。在长长的沉默中,我平静下来,把脸转向电视机。荧屏之上,一个美女长发飘飘,正在驾车飞驰。我不美,今后大约也没希望拥有那么名贵的跑车,但飞驰的心情,未见得有多么不同吧。念头一转,想到白天练习的那套动作,要多久才能如行云流水呢?居然接着手脚并用地开始“踩摘轰挂”了。

他诧异并且忧愁地望着我,估计以为我心理受刺激了。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顺利通过考试。周围的朋友听说芝麻个头的我考了个B照,都觉得匪夷所思。

很快买了一辆“奥拓”。我不能确定婚姻的走向,消费计划因此变得谨慎而理性。“奥拓”很好,它适合我。我亮出货车司机的手艺,摆弄玩具一样,带着它在大街小巷东钻西钻,驾驭的快感使我们心心相印。

老公第一次坐我的车,表情紧张。“你的车子怎么像是在猪油上面滑,不知道它在该停的时候能不能停住?”我亦不保证什么,只傲然一笑,三环路上跑了一圈,再傲然看着他释然。

分居的事情一直瞒着婆婆。从前,我们三个时常要去郊外走走,现在有了车,就开车去。老人家早年遭负心汉背叛,至今仍然余恨未消。所以,我和老公对营造表面的歌舞升平气氛配合默契,老人家被蒙在鼓里,幸福得眉开眼笑。

一天,他期期艾艾地开口:“我如果搬回家住,你同意吗?”他说花了一年时间,终于想清楚了,我依然是他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女人。

一瓢陈水,细一瞧,居然已酿成酒。

几年过去了,日子水一般温和而恬静。家里又添了辆新车,自然比“奥拓”要好很多倍,但我坚持留下了“奥拓”。它是爱情危机的见证,在老公情迷婚外恋的日子里是它陪伴了我。

猜你喜欢

  • 史蒂芬·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智慧的大脑诞生了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

  • “四大名旦”最后的日子

    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去梅兰芳在解放前已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梅派”艺术以“少而约、静而动”的特点开创了京剧艺术高峰。梅兰芳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解放后又追随时代潮流,捧出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理所当然地受到广大群众的尊敬和厚爱

  • 我的父亲罗家伦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北大的罗家伦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

  • 两个青年

    83年前,在法国巴黎的一条叫奥德翁的路上,有一家叫“莎士比亚之友”的租书图书馆。一个上唇留着浓密胡须的青年经常光顾这家不大的、但十分友善的图书馆,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在83年前的北京,在一个自称叫“窄而霉

  • 把千万次感动化作一次行动

    人们做了好事,你会感动,感动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然而,仅仅限于感动,对人类社会恐怕也没有太大的益处。他是一名政治思想课的教授,在课堂上,他向学生们讲孔繁森、焦裕禄,可学生们总会不以为然地笑:“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啊!”岂止没这样的人,有一名学

  • 洪业:给日本鬼子上一课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有个特点,就是办事很认真,而且吃硬不吃软,他们的逻辑是,软就该欺负,硬就该服从,不服就打。不但落入手中的他国“贱民”该打,上级对下级,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也毫不客气,动不动就一阵拳打脚踢。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他被比他更强

  • 我是中国人,我是“新西兰薯条王”

    被逼创业我是1990年以留学的名义从广东肇庆来到新西兰的,当时全部财产只有600块纽币和一个行李箱,一下飞机到学校交过房租和押金,剩下的还不到一半。后来学校倒闭,我只能靠在餐厅打黑工过活。所幸这时我认识了我太太Winnie。1996年年底,

  • 父爱,撑起了“青歌王子”的胸膛

    16岁那年,他对父亲说:“我不唱歌了,我跟爹学开拖拉机。”父亲沉默片刻坚定地说:“不,咱们再试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句话是他以后人生路上成就歌手梦最宝贵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一天从收音机里他听到黑龙江艺校招生,很高兴。但又一想自己一点乐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