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菲律宾两面碑

菲律宾两面碑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6:11  热度:10℃

菲律宾两面碑

人的生死荣耀,有时只隔着这样一块石头。一个西班牙海员、一个菲律宾大学生、一位哲学家和一位批判主义者,四个同时前往麦哲伦遇难的马克旦恩岛游览。他们都见到了一块用英文书写的黑底白字的两面碑。

碑的一面记述:

碑的附近还塑有拉普拉普的威严的铜像和砍杀麦哲伦的英武画面。

碑的另一面记述:

西班牙海员看了这块碑首先产生不平,他说,一个愚顽的酋长在狭隘的地方主义冲动下,杀死了让人类认识转折、文明飞跃的航海家,这本身已是历史的一大悲哀,怎么反在这里塑造起酋长的铜像,还有那个残忍的画面?

菲律宾大学生听了很不一为然,他说:不,那年麦哲伦在塞普岛已受到这里人的热情款待,还为他的船队补充上了足够的粮食,只是这个不大的马克旦恩岛的岛民不愿接受麦氏的传教和洗礼,难道麦哲伦就应该凭借他受中的枪炮实力杀戮无辜岛民?文明何有、公理何在?这完全是侵略者应该有的下场。

哲学家笑了笑:我看这块两面碑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典范。他既维持了民族尊严又记述了历史事实,既缅怀了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又赞叹了民族主权应有的庄严。聪明的历史在这里凝成了琥珀!

批判主义学者十分反感这种用哲学遮盖下的调和。他说,没有是非、没有善恶的任何说法都是很滑稽的。“没有善恶,就等于没有灵魂”。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居然刻在一块碑上,这究竟是拉普拉普的悲哀还是麦哲伦的不幸?究竟是我们分辨能力还是有人故意制造谜团?

他们谁都理由十足,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他们辩得额头出汗,唾沫直冒,辩了很长时间,但谁也没有想到,碑下的英灵,无论是拉普拉普还是麦哲伦都一直在笑。世上许多沸沸扬扬就是这样发生的;人间许多“雄辩”就是这样诞生的——我们都极易被自己固有的观念所左右,而一旦陷入了这口幽井,要找个攻其一点的驳论,真多如牛毛。

【智慧解读】

有人说过: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今人总在按自己今天的逻辑和需要去看待过去的事情,所以历史常常充满了谜团——这些谜团其实是今人造成的。

猜你喜欢

  • 阳光照,葵花笑

    1小花打来电话时,如果我能放下手头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立刻踏上火车回到她身边,陪她说说话,或者,喂几勺她最喜欢喝的银耳莲子粥,该多好!那样,她就不用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地问,“小葵回来了吗?”“小葵该回来了吧?”“小葵咋还不回来?”那样,

  • 用牙托把嘴巴塞住

    父母是在我读初中时离异的,我随了母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父亲走这一步,就在于母亲一天到晚唠叨。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得了一种属于更年期引起的多语症。离婚后的母亲依旧整天唠叨个不停,特别是在我上学前、放学后,因为有了我这个“倾诉”的对象,母亲唠叨

  • 母爱爬行一千米

    他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小孩,可是上初中的时候,却迷上了网络游戏。他开始逃学,开始撒谎,只要一有机会,就钻进离家大约两条街的网吧玩个昏天黑地。老师找过他,父亲打过他,母亲苦口婆心劝过他,他也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再也不玩了。可是瘾一上来,他就无法控制自

  • 妈妈会派人来看我

    有个5岁的小男孩,爸爸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妈妈已是肝硬化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男孩很懂事,从不出去玩儿,总是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妈妈。妈妈的心很难受,她多想亲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女人强忍住悲痛,对孩子说,儿子别怕,来,好

  • 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

    我从小就对学习稀里糊涂,跟头把式地读到高二,面对越来越难的课程,老师的讲课就像天书一样难懂,上课也只能用睡觉和玩手机游戏打发时间。即便是这样,我整天过得还是空虚疲惫。与其这样浪费时光不如到社会上闯闯。我萌发了不上学的念头。可却遭到了爸妈的严

  • 家长里短

    儿子未满月我便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妻,妈妈怎样?母亲六十五岁了,第一次离开乡下,到城里长住,帮我带孩子。父亲一个人留守老屋。母亲的生活习惯和在城里长大的妻子难免不同,我很怕婆媳处不来。妻子说,挺好,妈妈讲卫生,手脚麻利,做的饭菜好吃,也

  • 真孝子

    柳升上中学时,父亲就死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供他念书,直到他上了大学。大学四年,学校离家太远,假期他又一直打工赚钱,没时间回家。就这样,一直到参加工作后,他才有时间回乡去探望母亲。他离开家乡时才十八岁,再回来已经是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了,村

  • 世上最“小”的妈妈:冒死生三子创造爱的奇

    她身患脆骨症,身高只有0.7米,且骨盆畸形。医生曾断言,如果她怀孕,“过大”的胎儿随时都可能压碎她的内脏,导致她停止呼吸。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袖珍女”,竟在4年内连续3次剖腹产,生下了3个孩子!这是生命的奇迹,更是爱的奇迹……世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