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愿得一心人

愿得一心人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1:53  热度:6℃

认识他的时候,她是年轻与美貌兼备的上海姑娘,酷爱声乐,曾在名家门下学习过正统的意大利发声法,参加过《黄河大合唱》,最擅长的是用英语演唱《蓝色多瑙河》。而他呢,已过知天命之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脖颈僵硬歪斜、言语含混不清,甚至一激动,眼珠子就会往上翻,需要别人帮忙按摩才能够下来。难怪很多人猜测、质疑:他们之间能有什么爱情?

也许没有轰轰烈烈,只不过是白色宣纸上的梅香竹韵,只不过是淡雅自在地在岁月中浸润出最怡人的清香罢了。

“我一看他,就觉得他像个圣僧,很圣洁,很善良,像个修行者似的……”初见他,她没有被吓倒,而是留下这样美好的印象。他就更不用提了,面对这样温柔美丽的姑娘,激动得手和脚不停地颤抖,目光柔和、灵动,像年轻人那样真纯、热烈而灿烂,多情的眼神传递出典型的一见钟情,惹得秘书在一旁不断提醒:“镇静一点,镇静一点!”

他怎么能够镇静得了呢?风华正茂时,因为实验时的一次意外,从此“被一个极其凶顽的恶魔”缠上,学业有成后,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毅然回国,拖着病残的身体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九死一生。病痛与患难,战乱与亡命,让他与照顾他的护士由相怜到相爱到结成伴侣。然而,温暖幸福的日子还没有来得及留下些更美好的回忆,不幸就再次降临——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妻子不顾危险为他出门寻药,突发心脏病身亡。之后十几年,他在秘书的照顾下生活、工作。可是,生性幽默、乐观活泼、热爱生活的他内心像沸水一样热烈,他多么期待有朝一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啊。

命运果然青睐,她来了。从此,茫茫黑夜有了天光,如枯木逢春,他的生命重新升腾起来。

1961年11月,他们结婚了。婚后,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他的身体重度残疾,脖颈僵硬失去了咀嚼功能,吃饭喝水都是她一勺一勺喂到嘴里。“吃饭不知饥饱,妻不给盛,自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妻不让添,必是暖了”,一幅琴瑟和谐鸾凤和鸣的温馨美图。几十年疾病的折磨让他的手指早已变形,无法握笔,电视、报纸上看到什么好词好句,他会唤她“快抄快抄!”半夜想起一句什么话,她也会立刻为他记下。花正好,月正圆,在她的陪伴下,他心情大好,饭前讲笑话,和她一起唱《快乐的家庭》、《一路平安》,这期间,创作欲望不断被激发,由他口述,她和秘书整理,短短几年时间发表了几十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他的文章生动、有趣,妙喻如珠。“代表科普”,周恩来总理对他的定论掷地有声。

1966年,风暴来袭。很不幸,他也没躲过这场厄运。身边人都被调走了,只有她和他相依为命。严冬,屋里没有暖气,他得了严重的气管炎,她一次一次背着他上医院。他渐渐好了,她却倒下了。长期积劳成疾导致“肠坏死”,一连动了三次大手术。坐在她身边,他流着眼泪说:“我病了你照顾我,你病了我却照顾不了你……”情到深处,令人动容。

虽然几十年“被病魔囚禁在椅子上”无法行动,但他一生都在用心血著述,以生命创作。她就是他的阳光,让他看到人性的美好,从而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为了搜集科普素材,她推着他,到鞍钢、到大庆、到三门峡水电站,到五指山苗寨、到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双版纳丛林,南北奔波中,她日日夜夜做着平凡、琐碎而又细致的护理工作。吃饭时,她细心地剔去鱼骨、肉骨,捣细、煮烂,再慢慢喂到他的嘴里。陪伴他的这些年,她深深体会到他蓬勃的生命意识和坚强的毅力,体会到他熊熊燃烧着的智慧之火,为了他,她无怨无悔。

爱,需要什么理由呢?所有的理由都已升华到无形,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身体出现了奇迹,40年没有用来书写的手,竟然在纸上写出了字!从每天写十几个到几十个又到几百个,在人们的祝贺声中,他深有感慨地写下:“今天我能握笔写作,要感谢妻子所作的牺牲。”她流下了欣慰的泪水。所有的付出,他懂,这就够了。

1984年,超负荷的创作让他的病情更加恶化了,连续三个月高烧、昏迷,北京医院的一间高干病房成了他们的家。患有心脏病的她三个月顾不上洗澡,日夜厮守在床前,洗脸、擦身,吸痰、翻身,内心承受着比身体更大的痛苦。他的气管被切开,发不出任何声音,她靠观察他的眼神来领会意思,她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他的生命中。终于,他清醒了,但同时,她也被确诊为“乳癌”。

一个人的意志可以无比坚强,但身体却更加知晓自己的底线,她豁出命来仍是没有留住他,83岁高龄,他走了,距医生的死刑结论整整过去55年。因为有她,他不仅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还以病残之躯撰写了约七十五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二千八百余行科学诗,著书18本,总计五百多万字。这样瞩目的成绩背后,是她一日日地枯萎、凋谢……

“今生成永诀,来世再结缘。”望着自己题写的挽联,她不禁喃喃自语:“他去了,我也差不多了……”空荡荡的家里,陪伴她的是几页纸,上面,是他的手迹:

“爱娣妻:你老是拿心脏病吓唬我,自己又不肯去找医生。光说没有空,没有时间,舍不得抛开这一个烂摊子,真是要做一辈子奴隶,一辈子牛马,这还了得?”

“爱娣妻:照顾我23年如一日,食不成顿,夜不成寐,似春蚕到死丝不尽。”

“爱娣老伴:风雨同舟,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形影不离。”

每一个字条下面都有一个颤抖的签名。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嫁给他的那天起,她就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这样的忠贞不渝,这样的无私奉献,成就了爱情的制高点,那就是:许多年后,抬头遥望,“高士其星”仍旧含情脉脉,闪烁天穹。

是的,他是高士其,“将科学和文明遍撒人间”、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普作家;而她,是被他称为“自己伟大母亲、妻子、姐妹、朋友”的完美女性。让我们记住吧,她的大名叫:金爱娣。

猜你喜欢

  • 爱情路上的丑人暴走

    1遇见王宏的时候,我有一点点心动。很少有女人愿意说自己丑,但是我,的确有点丑。我的皮肤很黑,脸颊有很多青春痘后的印子,嘴唇很厚,鼻子有点塌。我的脸上,总有挥之不去的两团婴儿肥,胖的时候,就更明显了。我的头发有些稀稀落落,似乎是十多岁的时候就

  • 在生命禁区与魔鬼赛跑

    包扎墩,哈萨克语的意思是“未开发之地”。这是一块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约37公里的天然牧场,通往外界只有一条险峻的沿河山间小道,交通基本靠马,通信全靠口信。包扎墩的许多沟都有着让人止步不前的名字,巴尔萨肯列米斯沟翻译成汉语是“危险而有来无回

  • 李宗仁归国途中遭遇跨国追杀

    莱茵河畔车上密谈1955年和1959年,原任李宗仁贴身秘书的程思远两次回大陆参观,并与周恩来总理晤谈。程的首次行动遭到李宗仁斥责,谓“如此重大之举动,事前并无商量便擅自行事。”到了1959年,李宗仁思想有变化,让夫人郭德洁由美返港,与程思远

  • 会捕鼠的鱼

    鲇鱼生活在我国南部沿海,这种鱼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捕到老鼠。按理来说,鱼离不开水,而机警狡猾的老鼠生活在陆地上,鲇鱼捕老鼠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鲇鱼是怎么捕到老鼠的呢?原来,鲇鱼夜间出来觅食,它游到浅滩,将尾巴伸出水面,一动也不动地靠在岸边

  • 眼光不在眼前

    1890年,35岁的安德鲁·梅隆继承了父亲的产业,成为了一名资产颇丰的企业家。那个时代,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匹兹堡附近发现了油田,这个在当时被称为“黑色金子”的东西,被冒险家和投机商大为推崇,得到了石油,就是得到了财富。为此,他们

  • 岳母给我当媒人

    妻子提出分手,岳母登门安抚2008年5月9日,对别人来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而对于我这个清贫的高校青年教师,人生则就此转了个弯。那天凌晨时分,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妻子刘芸从遥远的德国打来的。我非常高兴,正要和她好好说说话,刘芸的话语起初闪

  • 莫让优势遮蔽了才能

    在美国的一所普通的大学里,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受同学们喜欢,只是他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善于表现。小伙子学习一般,钢琴却弹得很好,每次学校举行晚会,都会有他的钢琴独奏。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为补贴家用,周末闲暇时间,小伙子会去酒吧里弹琴。有时候,他的

  • 你是我的眼

    母亲年轻的时候,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我七八岁时,母亲还在戏台上唱戏。她演花旦,眼睛灵动有神采。戏台上的母亲,扮演的总归是别人。我最喜欢母亲在家里的样子,尤其是她缝衣服的样子。灯光下,母亲的脸有柔美的轮廓,眉清目秀。她专注深情地挑起针线,有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