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偷懒”偷出来的冠军

“偷懒”偷出来的冠军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1:08  热度:10℃

“pófù,意思是大肚子。”

陈柯羽2001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今年只有13岁。别看他一脸的稚气,赛场上却是沉着稳重,成熟大气。说起这次冠军,他说,他真的没有想到,当初报名参赛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冲着什么冠军来的,主要就是为了逃避写太多的作业。因为为了鼓励参赛选手,老师法外开恩,答应参加这个比赛的学生课后的一些作业可以不做。想到有着如此“优惠”的条件,最烦做作业的陈柯羽乐了,岂能放过“合法”的偷懒机会,何不潇洒“偷”一回?谁曾想,竟然“偷”出了个冠军。

总决赛采用逐轮淘汰,写错一字就离开的“残酷”赛制。总决赛的赛场,各种生僻和易错的词汇轮番考验着各路高手,也一一淘汰了曾一路豪气的19名高手。最终,陈柯羽成功写出“皤腹”,笑到了最后,为江苏队拿下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柯羽自称“书虫”,从小爱读书。喜欢动物世界,迷恋海洋生物,进入中学,热衷读历史与哲学书籍,对古文也情有独钟,最爱读《庄子》,喜欢庄子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虽然有些不务课本的正业,但他却是一名学霸,记忆力好,不死学,喜欢思考,从不跟风补课,各科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作为汉字听写高手,陈柯羽直言对语文成绩不太满意,相比之下,理科成绩反而更好些。

赛前的辅导,学校不只是安排了语文老师——汉字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还让地理、生物、历史、数学等学科的老师全上阵,为参赛队员出题,地名、历史人名、学科专业名词与俗语……五花八门的语汇,拓开广阔的知识面,极大地刺激了陈柯羽的求知兴趣。当连云港教育局安排参赛队员前往河南安阳汉字博物馆参观时,汉字的起源、演变、故事与魅力更让陈柯羽手舞足蹈,汉字一时成了他心中的最美。

汉字听写不全是死记硬背,还要会思考。陈柯羽就是一名靠思考推理的高手。他自创了一套学习方法——用生僻字造句、造成语的方式帮助记忆,造出了两百多个成语。这个方法并不是为比赛设计的,平时读书时他就喜欢这样记忆。不过,这种方法在比赛中立了大功。如在总决赛的最后一轮,耳听陌生的“皤腹”,依据释义,他先写出有把握的“腹”字,然后脑海里闪现出之前读过的“白发皤然”一词,依稀记得“皤”的一个义项是“白发”,另一个义项是“大”,从而推断出第一个字应该就是“皤”字。

有意思的是,爱思考的陈柯羽虽然自己还是个孩子,但是,他已经“思考”出了自己未来孩子的名字陈翊翎,因为自己名字里面有个羽,意味着今后孩子会听自己的话,“有命令能立刻答应并执行。”

猜你喜欢

  • 爱吹牛的“冯舌头”

    明朝洪武年间,南京城有位养马的冯老头,老人育有一子,爱传闲话爱吹牛,外号“冯舌头”。一天,冯老头感染了风寒,卧床不起,马厩里的几十匹好马都由冯舌头照料。他拍着胸脯说:“爹,你放心,有我在,马饿不着!”冯老头没料到,儿子只说不做的毛病根本没改

  • 斗谷米三升

    从前,无锡张巷有个张小二,在苏州一爿蜜饯坊里当伙计,专管翻晒。他看见苍蝇停在蜜饯上,从来不拍死它,只是赶它飞掉。人家问他,看见苍蝇为啥不拍死?他说:"苍蝇拍死在蜜饯里不干净。人家吃下去要烂肚子。”有一天,张小二听说他妻子在家里不规矩。他放心

  • 蒋瓦片

    古时候,丹徒县有个蒋家村,村上有个武艺高强的好汉,叫蒋瓦片。蒋瓦片这个人哩,身材长得魁梧,娃娃脸,逗人爱。七八岁上,他爹娘就死了,帮人家放牛,后来,在圆山认识了一位游行僧,学了一手轻身功夫。什么轻功呢?他施展“燕子功”,一眨眼,一点声音没得

  • 合州山神庙

    合州有座山神庙,每逢祭祀的时候,按照惯例都要用整头牛做供品;不然的话,据说神就会降下灾祸。为此,人们每年不知要宰杀多少头耕牛。有一回,一个叫善晓的西蜀人路过合州,听说这里要用整牛祭祀,便气冲冲地走到山神庙。进了大殿,对着山神和两旁大小泥胎说

  • 卖香香屁

    从前,有家人家,兄弟两个,哥哥是个尖子,只顾自己,弟弟老实。爷娘一死,哥哥怕弟弟拖累,吵着要分家。弟弟还小,说:"分就分吧!"两间屋子,一人一间,哥哥住瓦房,弟弟住茅屋,两亩薄田,哥哥分一亩好的,弟弟拿一亩差的,还有一头牛,怎么分呢?哥哥说

  • 行善还是做恶

    一天,大路上来了两个学生,一个叫张甲,一个叫胡义。他们走着说着,忽然,张甲问道:"胡义,你说,人行善好,还是作恶好呢?"胡义说:"当然是行善好!"张甲说:"叫我说啊,还是作恶好。"他俩一路争论,也没争出个头绪。张甲说:"胡义兄弟,咱们一起朝

  • 曹国舅的阴阳板

    曹国舅的宝器是八页阴阳板,四页阳的,四页阴的,阴阳相合变化无穷。可是,自从八仙过海之后,他的阴阳板就不灵了,这是为什么呢?传说八仙奉了太上老君的旨意,到扶桑国去采集仙草百花,准备炼制灵丹妙药。这天,他们按约定地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崂山头,准备

  • 水牛与蚕姑娘

    水牛和蚕姑娘原来是天上的神仙。住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园里。牛吃青草,蚕姑娘也吃桑叶。后来,王母娘娘要开幡桃盛会,就在御花园栽了大量的桃树。这一来,青草少了,水牛吃不饱肚子;桑树少了,蚕姑娘也吃不饱肚子。有一天,水牛跑到南天门外游玩,朝底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