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名落孙山”的故事

“名落孙山”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9:38:03  热度:9℃

南宋年间,江南小镇上有这么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孙山,一个叫张伍。有一年夏天天气热,孙山就下河游泳,不料想腿肚子抽筋,眼看就要沉底了,幸亏张伍一个猛子扑上去把孙山救了上来。这是救命之恩啊,孙山对张伍感激不尽。后来他们在同一个私塾上学,两人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好。

孙山和张伍学习都比较努力,而且成绩都不错,还不到二十岁就都成了秀才。

少年得志,孙山还好,张伍就有点飘飘然找不着北了,经常跟别人吹嘘:“就我跟孙山哥的学问,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年乡试榜上一定是他老大我老二。”

这里先解释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刚读书的人叫童生,考上童试的叫秀才,秀才考上乡试的呢,叫举人,举人再考会试、殿试。

乡试是一年一次,在省城开考。张伍和孙山一商议,两人也去赶考吧。孙山家里比较富裕,带足路费就可以上路,可是张伍家里只有五十多岁一位老母,还患有心疼病,平时靠种几亩薄田度日,这个盘缠路费还真有点难办。这时孙山就说了:“张伍老弟,这个路费我替你出了,咱们反正是结伴而行嘛。”想不到张伍还挺硬气:“没事,这点钱我拿得出,你就放心吧。”

张伍家有两只祖上传下来的玉镯,能值几十两银子,他跟老母要其中一只玉镯,去当铺当了作路费。他是这么跟娘说的:“孩儿的学问您是知道的,去乡试不拿第一也是第二,中了举人国家给供养,这镯子不难赎回来。”张伍娘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只知道儿子整天之乎者也,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结果就很痛快地拿出了一只镯子。

两人结伴赶考,最后的结果是,孙山考上了乡试最后一名,张伍呢?他瞪圆了两个大眼珠子,把个榜文翻来覆去地看,没有!其实这也很正常,他虽然在当地算是学问不错,可参加考试的是全省精英,他这点学问就有点不够看了。

孙山中了举,别看是最后一名,可也是货真价实的举人老爷啊,自然是兴高采烈。张伍哭丧着一张脸,孙山就劝他,咱们还是先回去吧,明年再来考也不迟。没想到张伍的倔脾气上来了:“我这样子怎么回去见老娘啊,我连她的镯子都当了,就这么回去,她的心疼病一旦发作就麻烦了。反正明年还会开考,我就住在这里苦读一年,考中了再见她老人家。”

孙山见他这么说,只好一个人回去了。回了家,孙山家中自然又是一番热闹,本地不少亲朋好友上门贺喜。可热闹还没过去,张伍的老娘就上门了,张嘴就问孙山:“我家张伍考得怎么样?”孙山一下子就头大如斗,这该怎么说呢?这要实话实说,张伍娘有心疼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绞痛啊,一着急上火就可能休克。可是就这么编假话,骗老人也不忍心不是?

也亏了是孙山,脑子好使啊,想了想就吟出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就是说,我孙山就是榜上最后一名了,您家张伍还在我后头,就是没中。可张伍娘一天书都没念过,听不懂啊,就问孙山是什么意思,孙山哪肯多说,借口要接待贺喜的客人,躲开了。

张伍娘看这情景,就转脸问旁边一个本地读过书的宾客。这位宾客酒喝了不少,刚才孙山的那两句诗他都听见了,见张伍娘问就要来个实话实说,幸亏不远的孙山又使眼色又打手势,他就明白了:“这个、这个嘛,刚才举人老爷的两句诗做得很好啊,简单来讲就是你儿子——中了!”

中了?张伍娘这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可转念一想,儿子中了干吗不回来?她回头又找上孙山了:“孙山哪,你跟我说实话,张伍中了举是天大的好事,他为啥不回来?”孙山心里直埋怨刚才那个宾客,使眼色是让你含混过去的,慢慢的老太太不就明白了吗?你这一说假话不要紧,现在我得给你圆谎,不然我再说没中,老太太还是受打击啊。想了想,孙山说:“张伍兄在省城忙啊,很多朋友请他吃饭、贺喜啥的,过些天就会回来的。”

张伍娘觉得也对,现在儿子是举人了,应酬多一点很正常。接着她又问供养的事:“我家张伍中了举,那我就可以吃皇上给的供养粮了吧,可这粮食在哪呢?”

南宋的科举制度有规定,中了举人国家是给供养的,大多时候是谷米粮食。这供养粮还真有,不过是孙山的,张伍没中举哪有粮呢?孙山一想,得,自己反正不缺这几石粮食,干脆给了她吧。张伍娘粮食在手,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孙山心里说:张伍啊张伍,你躲在省城倒省事,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我,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没想到才安稳了一个多月,张伍娘又来了。这一回她背着个小包,对孙山说,张伍在省城应酬再多,现在这么久了也该回来了吧?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在外面实在是放心不下,她要独自去省城找儿子,要孙山说出张伍究竟在哪儿!

孙山这个急啊,心说您老连路费都没有,怎么去省城?再说了,您到地方一看,张伍还是秀才一个,多半会犯病。不行,这个谎得继续往下编!想到这里,孙山就说了:“您来得正好,张伍虽然没回来,但他托人捎来一封信,知道您不识字,就直接交到我这里,由我转交。”

既然有信来,张伍娘就踏实多了,她急忙说:“那你快念念信,我听着。”

好一个孙山,肚子里是真有学问,当下拿出一张写满自己诗文的纸,装模作样放在眼前就念开了。词儿都是现编的,什么注意身体、早睡早起,孩儿在外,不劳挂心等等。最后又说,张伍在省城拜了一个老师研究学问,一年半载还回不来。

这一番话编出来,连个磕巴都没有,不由张伍娘不信。她要过这张“家信”欢欢喜喜地回去了。孙山擦擦脑门子上的汗,心说张伍你还是快点回来吧,就这么骗下去迟早要穿帮啊。

一晃就是大半年,孙山正在家里读书呢,忽然有家人来报,说张伍娘找不到剩下的那只玉镯,竟然前往县城报官去了!孙山一听就急了,因为本地所有中举的人都在县衙有备案,而且照官场规矩,举人的父母到了县衙都要设座位的。张伍娘到了县衙一旦摆起举人老娘的谱,知道张伍没中举的真相还罢了,搞不好还要挨板子!

孙山匆匆忙忙赶往县衙,到地方一看,只见大堂下边跪着张伍娘的邻居,旁边放着所偷玉镯,看样子这案子审完了。但让他吃惊的是,张伍娘竟然坐在大堂一侧,还真有个座!

这是怎么回事?正在疑惑,县太爷看见他了,打招呼让孙山进府详谈,同时派人送张伍娘回家。

在府内,县太爷笑呵呵写下十四个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然后说明原委。

原来县太爷前天微服私访,偶然在街上见到了张伍娘。张伍娘爱显摆,拿着孙山给她的“家信”给别人看,说儿子中举云云。街坊大多不识字,但县太爷一看就知道有蹊跷,就详细问了张伍娘来龙去脉。张伍娘记性不错,不但讲出了前后经过,还依葫芦画瓢说出了孙山的那两句诗。县太爷听了暗自感叹。故此,张伍娘来打官司,他就给张伍娘设了座,没有说穿这件事。

“名落孙山”的故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其实张伍后来还是中了举,张伍娘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举人老妈,这是后话就不提啦。

猜你喜欢

  • 这样的借船出海!

    这样的借船出海!红砖墙,琉璃顶,满月门。进门,左边是樟树林,右边是砖混结构装修新雅的一排办公室,第五间厂长室。税务局长走了,厂长室办公桌上留下送来的烫金牌匾:上行小字是,江阳市第二瓷厂中间大字是,纳税大户下行小字是,江阳市税务局×年×月×日

  • 惊魂两分钟

    惊魂两分钟初初这人,电影学院毕业后,在影视圈打拼了好几年,一次大奖也没得过。和很多优秀演员一样,初初也非常想获一次大奖,众人瞩目的奖杯可是对一名演员艺术成就的肯定啊!前不久,一个著名制片人给初初介绍了一部新戏,剧本不错,而且跟她演对手戏的男

  • 谁是发贴人

    谁是发贴人韩峰在一家小型国有企业的人事科工作。众所周知,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老科长一直得不到升迁,韩峰都“奔四”的人了,还依然是个副科长,眼看着自己那些老同学不少都是处级干部了,韩峰心里这个急呀!最近,办公室主任荣升副厂长,主

  • 后门大开

    后门大开有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叫“丰滦”,在清朝就建城了。为了庆祝建城300周年,丰滦市决定举办一场大型的庆祝晚会,晚会将由省卫视向全国直播。组织方特意到北京请来了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创作了一首新歌《丰滦欢迎您》。歌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极富时代

  • 飞来横财

    飞来横财一笔钱财考验人性,而这钱财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陷阱……李翔是小区里面有名的“无常脸”,一年到头阴沉沉的,不苟言笑,为人还十分抠门,铁公鸡一个,经常为一角两角和小商贩吵得脸红脖子粗,所以大家都很少和他来往。可是李翔这几天却非常异常,走路

  • 我与唐山大地震

    我与唐山大地震事后想起来,多少有些蹊跷,也许是地震前兆吧。那天下午,忘了为什么和家里人生了气,然后就跑到楼下的自行车棚转悠,前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回到家里,就莫名其妙发起了高烧。那时候我在上小学,刚放暑假。当天夜里被送去住院,第二天早晨醒来

  • 发型师

    发型师我去的那家美发厅,小伙子个个长得比女的精神。发型师阿荣就是其中一个身材瘦削、面容俊朗的小伙子。好久没有见到他了,落座后,阿荣把他的专用箱拿过来,里面装满理发用具,大多来自韩国,一把发剪的价钱就不菲,可以说是他最贵的家当了。那是他赖以生

  • 都在穿越

    都在穿越最近一段时间,家里人都迷恋上了穿越剧,什么《寻秦记》、《宫锁心玉》、《神话》、《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大家都爱看,而且百看不厌。那天,我们聚在一起看过一部穿越剧后,大家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便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我首先大发感慨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