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泥墙上的小花

泥墙上的小花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1:52  热度:9℃

曾经去过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山村。四面被大山环绕着,至今没有通上电,村里没有人坐过也没见过火车是什么样子,村民穿着自家织的布衣服,家家户户的房子是用泥土垛成的。贫穷以致如此,人们的脸上该是哀戚的吧?以前曾目睹过太多被贫穷毁掉的东西,如被贫穷毁掉的幸福,被贫穷毁掉的欢乐,以及爱情,以及友情,以及人格、高尚,等等。我几乎相信这贫穷是无坚不摧的了,以为这世上真的没有比贫穷更坚硬的东西了。

那天,在那个贫穷的山村里,在一家同样贫穷的泥屋里,我的眼睛被火一样的东西燃着了。那是一片片烂漫地开着的小花,那火红的、嫩黄的、雪白的、粉色的小花,热烈地环绕着低矮的泥屋盛开着,是的,它们被种在同样低矮破旧的院子的泥墙上。

我结结巴巴地问房主人:“花是可以这么种的么?”粗布衣衫的主人安详地回答说:“花不这样种又怎样种呢?花本来就是开在泥土中的么。”

是的,在现代人的心目中,以鲜花之尊、之贵、之美、之芬芳,它该被高高地供奉到殿堂上,应握在初恋的少女的手心里,应开在整洁美丽的花园里。它应当是人精心培养呵护的结果。现代人几乎忘了,无论是多么尊贵的花,都是来自泥土,来自那平常又平常、卑贱又卑贱的泥土啊!

然而,若要花朵在贫穷的泥墙上吐露芬芳,除了那平常又平常的泥土外,还要有一种至尊无比的东西做这鲜花的必不可少的养分,那就是屋主人的超越贫穷的信念。一个被贫穷压垮了的人,一个被贫穷的洪水冲刷掉心中的信念的人,是没有勇气再去栽植鲜花的。那么信念该是比贫穷坚硬又坚硬的东西吧?

如果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而没有了精神的寄托,没有了生存的信念,就会活得很累很烦,有的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坚定生活的信念,把它变成广袤的沃土,栽植上幸福和欢乐,栽植上爱情和友情,培植出高尚和人格。这样的人生,才会芳香四溢、美丽无比。

有时人生只需一捧精神的泥土。

猜你喜欢

  • 卜者任天成

    仼天成是我隔房姑姑的儿子,我的表兄。幼年服了糊涂医生的一剂虎狼药,他的眼睛血红了好几天,此后就接近失明了,看字几乎凑到纸面上。如此视力,也无法做其他事,于是向会者学二胡,镇上又送他去大医院习按摩,学盲文。他读通了盲文四卷雄文。但这些都很难来

  • 布局

    苏黎世班霍夫大街66号的佩克拉德咖啡馆里,在临窗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棕发男士。他面色苍白,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流出焦虑地眼神,不时地看看手表又看看窗外。他就是本市有名的画品收藏家弗兰克先生。一个熟悉的身影推门而进。“哦,弗兰克。”进来的男

  • 捕蝉

    “六一” 将至,小外孙每天到学校排练节目,准备在自己的节日里演出。问她演什么时,她在我耳边轻轻说道:”捕蝉!“问她怎么捕,她”噔噔噔“跑到小屋里拿出一把小花扇来,在客厅里表演起来:一会儿转圈,一会儿用扇子扑打几下。看她那认真劲,八成认为那样

  • 回家

    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那么爸爸前世一定是一个多情的人。因为前世我还有一个情敌,就是我现在的姐姐。作为这个家里年龄最小的成员,往往都是倍受宠爱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爸爸爱我的方式,就是给我足够的自由,小时候,当别的女孩子在抱怨要回家的

  • 等待那只手

    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很显然,那老头

  • 一吨重的成功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尼尔·弗格森取得那么大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勤奋。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史研究中,为了写

  • 寓言里的人生哲理

    材的归宿有个爱材的人得到了质地优良的木材,但是他不知道用这木材做什么好,是用它盖房做栋梁?是用它造船去远航?还是用它做家具服务生活?他终于急病了,病越来越重,最后竟然病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人爱材,就用这木材做成棺材,杷主人装在里面一起埋掉

  • 给父亲洗脚

    晚饭后,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着当天的晚报。上小学的女儿端了一盆热水,很吃力地从卫生间抬到客厅。我一看问:“怎么了?”女儿说:“今天父亲节,老师让我们为爸爸洗脚。”我点点头,泰然自若地坐在那里。在我脱下鞋袜的时候,女儿已经把洗脚水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