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让太阳为防晒做广告

让太阳为防晒做广告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3:58  热度:9℃

让太阳为防晒做广告

对于路边发放的平面杂志广告,如果你对广告上的信息感兴趣,顶多折好保存起来,方便以后查看。但你见过被人当成宝贝一样、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广告吗?近日,德国拜耳斯道夫公司旗下的全球护肤品与身体护理品品牌妮维雅打造出了一款奇特的平面广告,它在巴西发出后立即就收到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争相收藏它、宣传它。

策划这个广告的人叫爱莉萨妮,妮维雅巴西市场的营销总监。前不久,妮维雅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的防晒霜,爱莉萨妮接到任务后发愁不已。在巴西生活多年,爱莉萨妮十分了解当地女性,她们崇尚阳光、自由,对防晒霜都比较排斥。这样的状况,给爱莉萨妮的营销工作出了个大大的难题。

爱莉萨妮决意找在海边旅行度假的女性作为营销突破口。她让营销团队的员工想方设法到各个旅行社找来度假女性的电话号码,逐一电话推销。可几天下来,员工都吃了闭门羹。

爱莉萨妮不甘心,召集大家开会,内容是“她们拒绝妮维雅的理由是什么”。员工七嘴八舌地汇报了各自被拒绝的理由:“我是来度假的,不希望被打扰,请您挂上电话。”“哦,我的天,我的手机马上就没有电了,您能忍心看着我的家人因为联系不上我而焦急万分吗?”“我想沙滩上的太阳并不毒辣,我觉得我用不上防晒霜。”……爱莉萨妮皱着眉头听完之后,惊讶地发现,60%以上的顾客竟然是害怕被打扰,害怕推销员耗用她们的手机电量;另外40%的顾客直接说不喜欢防晒霜,她们觉得太阳不至于晒伤自己。爱莉萨妮兴奋地说:“人们去海边旅行的目的,往往是找机会放松,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带着智能手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所以,顾客拒绝我们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害怕被打扰;二是觉得防晒霜用不上。”

针对这两个原因,营销团队积极展开讨论,研究对策。最终,他们决定走实用路线——为消费者打造出一个能充电的广告。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则实用的广告登场了。

广告页面上除了印有妮维雅防晒霜的信息外,还包含一种特殊材料,能利用太阳光制造电能,当读者把手机连上杂志广告页面USB接口时,手机就能充电。最关键的是,这则广告除了提供充电,还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紫外线的杀伤力非常强,它能为手机充电,当然也很容易伤害到未受防晒霜保护的皮肤。

当如此实用而又警醒的广告发放到沙滩美女手里时,她们如获至宝。妮维雅防晒霜在巴西终于打开了市场。

猜你喜欢

  • 西尔斯:美国人心中最理想的购物天堂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商业无非就是做买卖,你买我卖,如此而已。但事实上,商业不仅对整个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也并非任何人经营商业都能成功,要想经营好商业也必须有赖于灵敏的头脑和现代化的管理。百年老店美国西尔斯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从

  • 周学熙: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流传过南张北周”的说法,南张”,指的是功盖东南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指的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周学熙是安徽建德(今东至)人,1866年1月12日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

  • 贾尼尼:金融大王

    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奋斗,阿马迪·贾尼尼终于登上了全美国第一大银行总经理的宝座。他的一生,不仅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飞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巨头。贾尼尼的父母

  • 杜邦:军火巨头

    1800年元旦这天早晨,一个名叫皮埃尔·杜邦的法国人,带领全家13口人,搭乘帆船美国鹰号”,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杜邦家乡在巴黎南方60公里处。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

  • 简氏兄弟:香烟大王

    1871年农历正月初八,中国农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广东佛山南海县黎涌乡的简汉达家,又喜上加喜地添了头生儿子。不过,欢乐中的人们绝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名叫简照南的男孩,30年后创办了广东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民族卷

  • 荣氏兄弟:面粉大王

    1873年9月23日,无锡荣巷的荣熙泰家,第一个儿子荣宗敬出世了;时隔两年,1875年8月4日,第二个儿子荣德生也来到了人问。荣巷位于无锡西郊惠山南麓,是荣氏家族聚居的地方。荣家祖上曾经做过大官,可是到了荣熙泰这一代,家境已经很差。荣熙泰小

  • 荣德生:在旧中国艰苦创业

    1946年4月25日,71岁高龄的荣德生在上海家中吃过早饭,又休息了片刻,大约10点钟,和三儿子荣一心、女婿唐熊源一起,乘自己的黑色福特轿车去江西路的总公司办公。轿车刚驶到高思路转角处,突然,斜刺里蹿出三个身穿军装的人,拦住了汽车,挥舞着手

  • 毕加索的童年故事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