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7:28  热度:9℃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的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与发展了。"父亲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晋帝时,在北郊祭祀,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分。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中有人语说:“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称王羲之的楷书胜过了钟繇。(本句意或为“王羲之自认为自己的楷书胜过了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猜你喜欢

  • 清明时节筑高坟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

  • 清明要吃笋菜汤

    从前,有个叫王二毛的农夫,他勤劳善良,热心助人,是个难得的好心人。清明节那天,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上山扫墓。这时他看到一个陌生的白发老妪正坐在山脚下长吁短叹,希望上山扫墓的村民能背她上山。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山上的路并不好走,到处是泥泞,山又

  • 清明戴

    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二十八根红丝线,嫩绿的柳叶衬着红红的丝线,煞是好看,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姓柳的贤惠女子。        密州城东有条墨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河岸边的柳家庄有

  • 18岁,送你一段18天的骑行

    一段骑行,拍下一个能够表现两代中国人的故事讲起故事的缘由,父亲孙立军这样开篇:我50,女儿18,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原来这个可逗可玩可骂的姑娘很快会变成别人的女人,我应该送点什么给她,所以有了《18岁18天》,从北京和女儿骑行到上海  

  •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一次,耶稣带着门徒彼得出门远行,旅途漫长,两个人都疲惫不堪。途中,耶稣看到地上有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很累,就假装没听见。耶稣没有再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到了城镇之后,耶稣拿这块马蹄铁在铁匠铺挟了3个铜板,又暗

  • 兄妹如手指

    前几天,父亲又病了,我把父亲送进了县城的人民医院。医生确诊是轻度脑血栓,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当时,我刚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不便请假长时间看护,于是就打电话,叫来了住在乡下的妹妹。这天晚上,我来到医院,看到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就在一边跟妹妹闲

  • 要学会弯腰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对恩爱夫妻,不知什么原因近来突然闹起了矛盾,双方互不相让,似乎有些不可调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婚姻滑到了破裂的边缘。在正式分手之前,他们共同策划了最后一次浪漫之旅。于是他们按计划来到当地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山谷

  • 弯路的距离

    那年我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正在招聘两个岗位,一个是经理助理,另一个则是普通业务员。像我这样从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目标自然是第一个岗位,这是最起码的,否则哪能对得起我这文凭?结果又是排队又是面试,过五关斩六将,不料到了最后环节,原本自信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