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

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0:51  热度:12℃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是一个十分悲剧的皇帝,当皇帝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推翻,此后生死不知。明初的这场权利交替,源于建文帝的削藩政策。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称帝之后,分封功臣,王子皇孙都有自己的封国。与历史上大部分封国王侯一样,这些王爷在自己的封国中就是土皇帝。建文帝上位之后,深感中央权力被地方权力威胁,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因此有了削藩的想法。

这想法没有错,但错就错在时机不对。建文帝登基不久,位置不稳,地方诸侯王却权势极大。不留一丝情面,不讲究迂回曲折,最后的结果就是建文帝自己的皇位都被朱棣给推翻了。

有些人表示疑惑?建文帝的确年轻,但中央到底是中央,为何打不赢燕北军队?其实在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中央的实力的确是胜过朱棣的。最后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位大将。这位大将便是开国将军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三位,可想而知他为大明建立了多么大的功勋。这么厉害的一位大将,却偏偏虎父生犬子,生了李景隆这么一个靖难之役中央军中最大的败笔。

李景隆可以说是一人导致了整个靖难之役中中央军和燕军之间的攻守局势逆转,甚至因为他的各种失败,后人常常戏称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最强内应。

这虽然是玩笑话,但玩笑话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李景隆到底有多像内应,本文就为大家简单说一说。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建文帝任用的是老将耿炳文为将帅。后来耿炳文兵败真定,于是建文帝在老师黄子澄的建议下,起用李景隆。建文帝对李景隆抱有大期望,否则也不会在李景隆出师之时给他便宜行事之权。

建文帝这边对李景隆寄予厚望,朱棣那边一听说统帅换成了李景隆,却高兴的快要放鞭炮庆祝。为何?因为李景隆实实在在不是他对手。朱棣认为李景隆刚愎自用,不能信任属将,还贪功冒进,不是统帅之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朱棣的正确。

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北平城下。此前朱元璋率军出击永平、大宁,北平仅有世子朱高炽留守。这本是拿下朱棣大本营最好的机会,但最后却生生毁在了李景隆手上。

当时有一都督瞿能即将快攻破张掖门,长驱直入。但李景隆却害怕瞿能夺了他拿下北平的大功,所以下令让瞿能撤退。瞿能不得不听令,但李景隆却一直攻不下北平,反倒等来了朱棣的回师援救。

李景隆拿下北平的希望告破,双方又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被朱棣打的仓皇而逃,连物资都舍弃。

后来中央军集结60万大军,仍由李景隆统率,在白沟河与燕军遭遇。中央军又大败于燕军,仓皇出逃。在李景隆的率领下,几十万大军先后折在燕军手中,最终导致攻守局势逆转。中央军再拿不出充分的兵力,组织大规模的讨伐,只能严阵固守。

朱棣拿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他登基称帝之后,李景隆以默相事机之功加官进爵,朝会都站在班列首位。

说来也奇怪,在李景隆犯下大错之后,百官就劝建文帝更换大将,问罪李景隆。但偏偏建文帝却丝毫不听,固执己见,始终信任李景隆。以至于最后金川门被李景隆打开,丢失皇位。

而李景隆虽然在永乐初年权势滔天,但永乐二年就被百官弹劾,最后被朱棣夺爵抄家软禁,死于永乐末年。

猜你喜欢

  • 神奇的小卡片

    神奇的小卡片绩效管理顾问艾伦曾为美国陆军部训练军营。谈起那次训练,她说了以下这个故事:在上课的军官当中,有位上校对于鼓励技巧的使用颇不以为然。在训练课程结束之后大约一个星期,那位上校负责一份重要的简报。由于他做得非常出色,他的上司——一位将

  • 没有图的地图

    没有图的地图有一位高僧,他收了一位瞎眼的小和尚为徒。小和尚聪明伶俐,却因眼患残疾而缺乏自信。高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日,高僧将小和尚叫到跟前,让他将一套经书送到东方某国最大的一座寺庙中。小和尚犯难了,一个瞎子如何能够千里迢迢去送经书呢?高僧

  • 亏一点是福

    亏一点是福一辆载有满满一车货物的汽车行驶到了桥底下,可是几经尝试都没能通过这座桥,原因就是汽车装载的货物太满,以至于超过了桥的高度。后来司机下车量了一量,发现汽车的高度仅比桥的高度多出几厘米,但是这仅有的几厘米却让他耽误了很长时间。眼看着终

  • 聪慧的人是永远的赢家

    聪慧的人是永远的赢家越战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都是一场恶梦。尽管不愿意想起,但是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悲痛和哀伤却时不时地跳出来蜇得人生疼。除了当时参加越战的战士以及他们的家属,还有更多的人对越战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忆犹新。在好莱坞的吉尼斯纪录上就记

  • 互动的怀疑

    互动的怀疑船夫一大早就因为一件小事和妻子吵了起来。结果越吵越凶,妻子后来竟然把一个暖瓶摔到了地上。船夫生气极了,他不再理会仍在哭闹的妻子,他觉得妻子真是不可理喻,他甚至想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到了头。这样想着,船夫一气之下就把家里的5000元现金

  • 山谷中的回音

    山谷中的回音有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贫瘠的土壤几乎被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掏空了。为了使妻子和几个孩子填饱肚子,这家的男主人不得不和其他村里人一起走出大山去碰运气。当父亲离开之后,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帮助母亲

  • 画像

    画像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独眼缺手断脚,却很爱面子。他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孙瞻仰。于是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这个一流的画家将国王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像,怎么传得下去!”于是就把

  • 小鸟的生死

    小鸟的生死从前,在威尼斯的一座高山顶上,住着一位年老的智者。至于他有多么的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智慧,没有一个人知道。人们只是盛传他能回答任何人的任何问题。有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并不以此为然。他甚至认为可以愚弄这位智者,于是就抓来了一只小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