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袁世凯的拔树理论

袁世凯的拔树理论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4:32  热度:1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袁世凯正隐居“垂钓洹水”,静观清廷和革命党双方的角力,自己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10月14日,清王室下诏起用袁世凯对付革命军。在袁世凯看来,自己得到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一方面利用清廷对付革命军;另一方面利用革命军对付清廷,从而火中取粟,乱中取胜。

南北和谈后,清帝最终被迫退位,袁世凯此举实现了“三赢”:对清廷而言,和平退位,可享受优待;对南方革命党人而言,实现了废除帝制,建立民国的既定革命目标;对他自己而言,最终成为正式的共和国开国元首,完全独享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袁世凯曾对幕僚袒露心机时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办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这棵大树,是三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已经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拔出来的。

一代枭雄袁世凯就凭这拔树理论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猜你喜欢

  • 爱是一个奇迹

    姑母被确诊为乳腺癌,医生说要尽快做手术,争取多活几年。姑母一生可谓命途多舛,历尽艰辛和磨难。年轻时她因不能生育,膝下无一儿女。因此,婚姻生活也不是很幸福。1999年腊月,我姑父又因心肌梗塞去世,使她更添了一份悲伤。手术做得倒是比较顺利,可姑

  • 勇于为爱情献身的总统

    1788年,年青有为、充满朝气的杰克逊来到田纳西州纳什维尔担任检察官。他寄宿在当地一个富有寡妇唐纳尔逊的家中。一天。他遇见了女房东的女儿蕾切尔·罗巴兹。蕾切尔的丈夫叫刘易斯·罗巴兹,性情暴戾,发怒时,对妻子轻则大骂,重则痛打一顿。这天,蕾切

  • 情敌不老,你就不老

    在一个名叫“她说吧”的网页上,看到了一组披露姐妹们心愿的帖子。有人说:“我希望能做一次无痛整容,不瞒姐妹们说,我是个又怕疼又爱美的人。”有人说:“让他和他合成一个人,结束我提心吊胆的日子吧!”最有意思的是有个姐妹写道:“让那个女人脸上长满皱

  • 男人的眼泪

    人的心是很小的房子,永远只能装一个人。爱情是世界上最没有道理可讲的事情。就如她,年轻美貌,家世显贵,多的是风度翩翩的英俊男子在追求。可是,当她遇到大她15岁的他,就那么不可遏止地爱上了。他是个温厚的男子,有着中年的微胖也有着中年人的宽厚,爱

  • 马里亚纳海的爱情灯

    从她小的时候,就一直羡慕父母之间的爱情。父亲是那个城市里赫赫有名的画家,开过无数次画展,对母亲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她时常觉得,母亲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能够得到像父亲那样优秀的男人那样无私的爱。她经常看到父母在一起作画,他们从幼年的时候

  • 一只无价的破碗

    朋友家的博古架上放着一只用传统手工艺箍起来的破碗,很吸引人。我问她,这是从哪儿买来的工艺品。朋友说,这可不是工艺品,而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无价之宝。看我一脸惊奇,她给我讲了这只碗的故事。那个周末,我照例去探望父母。父亲在阳台为他的宝贝花儿剪枝

  • 爱的手语

    母亲患了老年性痴呆症。每次我去看望她,她居然一次也未认出我是她的儿子,我心里非常难受。母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和父亲感情甚笃,多少年来,他们共同外出时总是手牵着手,毫不掩饰自己对对方的爱。虽然她记不得我了,但每次我走进她的病房,坐在她的身

  • 一天就足够了

    年近七旬的老先生要续弦,对方同样高龄。儿女们一致反对:“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意思?她不过是看上了您的存折,您的退休金,您的房子,您叫我们当儿女的多尴尬……”老先生拍案而起:“我爱她!”儿女们惊呆了,想不到这样的话从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