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跟父亲学跳“江南style”

跟父亲学跳“江南style”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3:29  热度:11℃

那天,我正随着音乐跟着视频学跳“江南style”,忽然听到门铃响了。打开门,只见父亲在门外。军人出身的父亲80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走起路来依然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父亲看到我在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疑惑地问我在干什么?

我有点兴奋地向父亲解释说正在学跳一种最近很流行的舞,名叫“江南style”,说罢,我笨拙地跳给父亲看。

父亲看了一下,疑惑地问道:“你这个什么江南死雀灵舞怎么跳起来像是骑马舞?”

我听了,笑道:“老爸,您说对了,这个舞就是骑马式,像骑马一样,又蹦又跳的。”

父亲听了,突然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他说:“这也叫最时尚、最流行的舞?这舞我60多年前就会跳了,在我眼里根本不稀奇!”

什么?这舞您早就会跳了?我听了,大为吃惊。我紧紧地盯着父亲看,像是不认识似的,没想到父亲早就会跳这种舞蹈了。

父亲坚定地说道:“是的,60多年前,我们打鬼子那个时候,我们新四军骑兵连的战士们都会跳这种舞,战士们叫它骑马舞。平时操练的时候,我们就跳这种舞,当时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随着教官的口令声,战士们在操场上,跳起了整齐划一的骑马舞,那一招一式,威武雄壮,战士们仿佛骑着战马,高举着战刀,冲向敌阵,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父亲说起当年他们新四军骑兵连战士跳骑马舞的情景,脸上顿时露出严肃的神色,眼睛里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思绪陷入到一种遥远的过往和回忆中。

听到父亲慷慨激昂的声音,我的心也仿佛被感染了。我轻轻地问了句:“爸爸,您现在还会跳那种骑马舞吗?”

父亲听了,眼睛一亮,说道:“会啊,这舞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常常在心里一遍遍跳这种骑马舞呢!它就像冲锋号,激励我不断向前、向前。”说罢,父亲摆开架试,嘴里喊着口号,威武雄壮地跳起骑马舞。

只见父亲弓起腿,一脸严肃,一会儿手臂交叉,像紧紧抓住马的缰绳;一会儿高举右手,像挥舞着战刀,驰骋在战场上。那一刻,父亲根本不像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小伙子,骑着战马,冲向敌阵。

我眼花缭乱地看完父亲跳完这段骑马舞,激动地说道:“爸爸,您这骑马舞跳得太精彩了,您就教教我吧!”

我站在父亲旁边,跟着父亲开始学跳骑马舞。我边跳,边看着父亲,不知怎地,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这骑马舞,父亲跳得可太精彩啦!一点也不逊色于“鸟叔”,不,他比“鸟叔” 跳得更精彩、更激情。是的,正是有了这种激昂和热血,才打败了当年的敌人,在我华夏大地响起了势如破竹的马蹄声。

在父亲的口令声中,我们父子俩已深深地沉浸在舞蹈中,父亲也似乎年轻了许多,精神抖擞地引领我穿越到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

猜你喜欢

  •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郑板桥在扬州八怪中艺术成就高,其诗书画三绝有着极为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观竹、思竹,酷爱画竹,不仅竹子画得好,还富有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郑板桥题在 “衙斋听竹图”上的小诗让

  • 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轶事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

  • 毛泽东曾用过的二十六个名字

    毛泽东的名字是按毛氏祖先早就排定的谱牒而取的。《毛氏族谱》定下的子孙名字族牒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比如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就是“恩”字辈,父亲毛贻昌,即是“贻”字辈,毛泽东和兄弟毛泽民、毛泽覃等都是“泽”字

  • 打草惊蛇的典故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

  •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

  • 曾国藩为活人写挽联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妙语: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

  • 苏武牧羊的作文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

  • 苏武牧羊的故事(简洁版)

    鉴于各位网友的要求,特整编缩写“苏武牧羊”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满意,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望见谅!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