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妈妈要改嫁

妈妈要改嫁

收录日期:2025-08-08 00:03:24  热度:9℃

爸爸和妈妈从小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后来一起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大学毕业后,妈妈和爸爸结婚了。妈妈下面有个弟弟,爸爸下面有个妹妹,爸爸妈妈的的父母都是农民,能把儿女供到大学毕业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此,妈妈和爸爸结婚,当时那可是名副其实的裸婚啊!

妈妈和爸爸都在各自的公司打工,虽然收入不高,但爸妈恩恩爱爱,家里爱意浓浓。一年后,妈妈在一间不足15平米的出租屋内生下了一个女婴,这女婴就是玲玲。等到玲玲稍大一些,为了不耽误工作,爸妈不得不把她送到乡下,让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玲玲来到这个世界上,给爸妈带来了欢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从此,爸妈不得不更加拼命地加班工作、攒钱,期盼着尽快买到一套稍大点的房子,也好让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有机会来城里享享清福。可不幸的是,玲玲七岁那年,爸爸突然患病住进了医院。

自打爸爸住院后,玲玲就再也没有见过一家人的笑脸。

很快,一件让玲玲伤心和无法理解的事情发生了——妈妈竟然和爸爸离婚了。更让玲玲气愤的是,妈妈和爸爸离婚没过三个月,就和那个老头——刘伯伯结婚了。第一次见到刘伯伯,玲玲对他很反感。他看样子和玲玲爷爷的年纪差不多。玲玲在心里骂他:“老色鬼!你这么老,怎么能让我妈嫁给你呢?”

后来,玲玲终于慢慢知道了妈妈嫁给刘伯伯的原因:刘伯伯有很高的退休金,家里条件很好,那年63岁。他61岁那年死了老婆,情绪一下子跌入了低谷。他的女儿很孝顺,为了让他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就托人把妈妈介绍给了他。妈妈年轻漂亮,那年才只有34岁,当然很招他喜欢。说句良心话,这个和玲玲的爷爷年纪不相上下的继父对玲玲很好。妈妈嫁过去后,玲玲这个拖油瓶随即也跟着妈妈住进了这个富丽堂皇的家。

来到继父家里,玲玲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天堂:这里有玲玲自己的卧室,卧室里有电脑,有钢琴,还有好多的课外书籍。刘伯伯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这个和妈妈年龄大小差不多的大姐姐对玲玲也很好,经常给她买衣服,把她打扮得就像一个小公主。玲玲来到这个家后,随即被安排进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市实验小学读书。那天,玲玲一走进这所学校就被惊呆了:这个学校和她以前就读的乡下学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学校不仅教室明亮、整洁,而且还有个很气派的运动场,各种运动设施也很齐全,而且还有电脑房,图书室,琴房以及练习舞蹈的地方。更让玲玲高兴的是这里的同学和老师,他们一个个对玲玲都是那么和蔼可亲,客气,有礼貌。

尽管给了玲玲很多以前根本无法享受到的东西,但她仍然仇恨妈妈,恨妈妈水性杨花,见利忘义,抛弃了可怜的爸爸。

转眼十多年过去。那年,继父患病不治身亡。料理完继父的后事,妈妈决定再回到爸爸的身边。继父的女儿倒是很通情达理,她没有给妈妈设置任何障碍。那天,她备下酒宴,说就要分开了,最后吃一次团圆饭。临走,这位大姐姐眼里慢慢有了泪水,对妈妈说:“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爸晚年生活带来了幸福和快乐……我们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可就在妈妈打算和爸爸去办理复婚手续的前一天夜里,爸爸突然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妈妈放声痛哭,说她亏欠爸爸的太多,埋怨爸爸不该这样残忍,连一点弥补的机会都不给她……

玲玲仍然恨妈妈,恨她当初不该那么狠心抛下爸爸,嫁给那个老头……

那天,玲玲当着奶奶的面斥责妈妈。奶奶听不下去了,说玲玲:“当时你还小,有好多事情你并不知道!你知道吗?你妈当初改嫁,其实全是为了你爸,为了你,为了咱们这个家啊……”

原来,爸爸当初患的是尿毒症。为了救爸爸的命,姑姑自愿把她的肾脏捐给爸爸一个。肾脏有了,但钱却成了大问题。为了救爸爸,妈妈后来经人介绍,毅然和爸爸离婚,嫁给了刘伯伯。在刘伯伯的帮助下,爸爸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随后,妈妈也被安排进了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玲玲也有了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知道了妈妈改嫁的原因后,玲玲心如刀绞,不仅自责起来:这么多年来,我总是一味地埋怨妈妈,可我为什么就没有往深处想一想呢?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生活了那么多年,这样的付出,这样的感受,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忍耐啊!这难道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吗?可我太不懂事了,这么多年,一点也不理解妈妈的苦衷,还骂她薄情寡义,水性杨花。如果没有妈妈的付出,爸爸哪能活到现在?我又哪里会有机会走进那所名牌大学的校门?又哪里会有现在令人羡慕的工作……

想到这些,玲玲惭愧得一头扑进妈妈怀里大哭起来:“妈妈……你为爸爸,为女儿,为这个家付出得太多,太多了……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

猜你喜欢

  • 七块红烧肉

    我13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妈,我来挑一截路。”“

  • 陪他笑着变老

    我离开家已有很长时间了,依稀记得爸爸是那么生龙活虎、风华正茂。第一次发现爸爸变老是在我回家跟他一起包饺子时。我漫不经心地说着话,一转头,看见他松松垮垮的下巴和严重下垂的眼角。爸媽离婚好些年了。爸爸永远不认为自己有错,甚至不认为妈妈离开他之后

  • 每口锅里都满溢着母爱

    母爱,就像一个万花筒,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最能勾起自己回忆的画面。而我每每提起母爱,总是不由自主地和锅联系在一起。1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能填饱肚子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母亲做饭的手艺在村里是有口皆碑,同样的黑面,母亲在发好的面里加上两个

  • 父亲的一次远行

    说是远行,目的地其实就在市区,与家相距不超过100公里,可父亲没有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了,所以说“远行”也没有错。我说我一个人能行的,我都19岁了。父亲非不听,一定要送我去。从我接到市里一所三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他就一直忙个不停。印象里,

  • 秘密本子

    妈妈动手术的前一天下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看到旁边的小陈(妈妈的同室病友)被医生推进手术室了,不免有些担心,怕自己进去手术室万一出不来了,那该有多遗憾。有些事我想和你说一下,其实要说的我都写在你教我用微信的那个本子里,你看一下就好了!”妈

  •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

  • 等不到你老

    年幼时,有一次,看到满头白发的爷爷,我对着刚犁完地回家,气喘吁吁的父亲问:“有一天你会不会也像爷爷这样老?”父亲像个孩子似的,伸了伸胳膊对我说:“儿子,你看,爸爸的肌肉多结实,我是不会老的!”身强力壮的父亲不会老,在我年幼的眼里,他可以举起

  • 七平方米的母爱

    我小学三年级那年,父母离婚,母亲带着我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姥姥家,为了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母亲从舅舅那里借了五万元钱在县城开了一间服装店。一这间服装店只有七平方米大小,呈长方形,是房东当初为了多收租金,将以前院子的通道出口隔了一下,就像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