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柳永个人风格 柳永考不中科举的主要原因!

柳永个人风格 柳永考不中科举的主要原因!

收录日期:2025-08-13 02:17:13  热度:8℃

柳永是古代著名词人,与千古才女李清照同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因为柳永的词,大多数说的是底层人民的生活,讲的是浓情小意,所以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颇受人们的喜爱。

当然他在今日广泛为人所熟知,还是因为这位词人所作佳词,被选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涉及到升学考试,学子们自然认真背诵。

在柳永那么多词作中,你是喜欢《蝶恋花》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是喜欢《浪淘沙慢》的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亦或是《玉蝴蝶》的未同欢、寸心暗许,欲话别、纤手重携。

没有高山大河,没有大漠孤烟,没有将军舞剑,也没有世子惜别。柳永就是在这平反奢靡的生活中,浅唱低吟,作出一首首让人称道的佳词。

相比于豪放派,婉约派的柳永的词作传唱更广。为何?因为当时唱词最多的,多是青楼风尘之地,而柳永浓情蜜意的词作,最适合美丽的女子吟唱。而这些姑娘们,也追捧柳永的诗词,人人都以唱柳永的词作而自豪。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采极高,受世人追捧的大词人,却屡试不中,足足落榜四次,才勉强因为宋仁宗宽厚选人得了个进士。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受家庭教育影响,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风气,自幼就有科举中第,当官报国的志气。

既然出身官宦之家,那么柳永肯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所作词作不少,流传千古的也不少,自然是文采出众的,那么为何考不中一个进士呢?

咸平五年,柳永准备入京考试。但是路过杭州之时,却被杭州的富庶繁华吸引,沉迷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中。

他寓居杭州,一待就是三年,也因此错过了考试。不过虽然错过考试,但是他在此期间作了不少词作,由此传出文名。

大中祥符元年,柳永入京,次年参加春闱。正当柳永壮志酬筹,认为魁首定然是自己囊肿之物时,当政者宋真宗却因为个人喜好,将属辞浮糜皆谴责。

观柳永之词就可以知道,他的文风正好与宋真宗要求相对立,所以这第一次自然是落榜了的。

第一次落榜,柳永还没有失去信心,耐心备考,期待下一次考试。但是他此后参加考试的几次,都属于宋真宗时期,所以自然是考不中的。

就这样柳永筹措满志的来,心灰意冷的离去。在四次落第之后 ,终于于景祐元年考中了进士。

而这次考中还是因为宋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在历年科场沉沦之辈中选择人才。柳永终于考中,此后开始了自己游官生涯。

柳永虽然考中,在任职期间也多有政绩,但就是升官难如天。不过虽然仕途失意,但柳永还是因为一手好词而留名青史。是金子总会发光!

猜你喜欢

  • 让人十分受用的五句话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

  • 因为有对手存在

    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年轻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十七只,所以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的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二十平方千米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

  • 机会并非越多越好

    所有人都希望能遇到很多机会:有机会好,有更多机会更好,似乎成为我们的共识。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每一个人面前机会越多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第一次试验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指导

  • 崇高的卑微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惭形秽地向上帝诉苦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渺小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来得高。别人总是巍然而立,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我却孤零零地卧在海面,退潮时高不了好多,涨潮时还要

  • 忘记伤痕

    这天对镜梳妆,无意间抬头,下巴底下那一道浅粉色的伤痕跳入眼帘。那是半年多以前,我不小心磕破的,当时缝了两针。起初,因为疼痛的提醒,我常抬起下巴,揽镜自照,看那一道伤痕划过下巴,缝针的两道疤与磕出的口子交错咬合,总令我想起麻袋的封口,有几分触

  • 怀揣着希望上路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英国考古学家,为了寻找所罗门王朝的遗址,他俩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了热带丛林、沼泽、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遗址的所在地。在发掘中,意外地发现了所罗门王的墓地。这个墓地建在一个山洞里。当他们走进山洞的时候,洞口的

  • 自卑与自负

    朋友的孩子考试后,怀疑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后患上严重的忧郁症。据孩子父母说,其实他一直都在比较,所有的阴影,都因比较而来。比较导致自卑。越比较,越自惭形秽,样样事情变得杯弓蛇影,就算再有尝试的机会也裹足不前,士气、勇气、志气皆化为乌有。在一个

  • 埋掉过去的尾巴

    有两个关于尾巴的故事。第一个是说猴子是行为和意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有一种猴子,过着群居的生活,每当族群中的成员死了,猴子们一起用“手”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死者的身子埋葬,让它的尾巴直直地露在外面。猴子们开始围着坟墓哀号。这时如果一阵风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