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自己坑自己

自己坑自己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1:39  热度:9℃

一身农村打扮的大伯进了县城,走进一家手机专卖店,店中除了他,再没有其他的顾客。

店老板是一位漂亮的少妇,今天她终于盼来了一个顾客,她见大伯走进店中,顺序细心观看柜台里的手机。于是,她起身热情地问道:“大伯,您想买什么样的手机?”

大伯笑道:“我想买好点的手机,不知这些手机卖多少钱一斤。”

店主一听,惊奇的问道:“大伯您刚才问什么?”

“你的店中手机不少,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不知这些手机买多少钱一斤?”

她一听,心中窃喜,心想:今天碰上了一个大傻瓜,问手机的价钱也不会,手机哪有按斤两卖的?

她立马来到大伯的跟前,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店中最便宜的手机最便宜的卖一百多元,最贵的售价四千多元,如果按买主的意思卖手机,按重量算钱的话,一些较重的手机能卖个好价钱,眼前的这位乡下大傻瓜,不一定知道那是高档手机,自然就不会选中高档手机了。为了避免与卖主讨价还价,伸出右手,在大伯的眼前亮出五个手指,说:“一口价,五千元一斤,随你挑。”大伯选择一部高档超薄的手机,要店主拿出来让他看看,店主拿手机时说:“这部手机太轻,不是好手机,你就选这些厚重的手机吧。”

大伯从店主手中接过手机,仔细地看了看,用手掂了掂重量,说:“就选这部手机,你的店中没有秤,你就到店外面去称一下,看看有多重。”店老板强调说:“这不是好手机,不重,你应该挑选体积大、铁壳、超重的手机,掉在地上不会摔坏的。”

“你真把我当成了乡下傻瓜了?虽然我不识字,但是识货,因为我见过许许多多的手机,打听到笨重的手机不是好手机,好手机壳薄,轻巧。再说,买手机是用来打电话,拍照,拍录像,上网,不是用摔的。你明白吗?”

店老板一听大伯的话,肺快要气炸了。

店老板走出店外,来到一位卖菜的大婶面前,将手机放入对方的秤盘中,说:“大婶,劳驾您一下,称一称这手机有多重。”

大婶转身一看,见是手机店的老板,便说:“你这位老板真有意思,我们卖菜的用秤,是按斤两算钱,难道你卖手机用秤称,也按斤两算钱?”

“对!这手机要五千元一斤,真不便宜。”大伯抢过话头说。

大婶过秤后说:“不足二两。这不会是闹着玩的吧?”

“不是闹着玩的。”大伯说,伸手将手机抢在手里,转身向店门走去。

“大伯,我刚才是说着玩的,我们店中的每部手机都有价钱,不用过秤,你手里拿的是4千多元一部手机,要是过秤,那得两万多元一斤,五千元一斤的手机,只能是一般的手机。”

“你哪些铁壳,超重的手机,都是翻新的,根本不值五千元一斤。我是捡废品的,超重的废品就不值钱。今天,我也不还价,就按五千元一斤,这不足二两重的手机,就按二两计算,一千元。”说完,就要掏钱。

店老板着急地说:“大伯,这手机按五千元一斤卖,亏血本了。您就买这一百多元,或是二百多元一部的手机,划算!”说完就要抢手机

“我是诚心买,你是诚心卖,怎么会是说着玩的?是你说的价钱,你不能不讲诚信?今天我就买这部手机。你要我买便宜的手机,买回去用不上三天,就坏了,划算吗?你想坑我,事先不跟我商量?没门!今天不是我坑你,是你自己坑自己。我现在给你一千元钱,你仔细检验一下,看有没有假钱。”

店老板原以为遇上了一个大傻瓜,想算计一下对方,没有想到对方是位十分精明的人,自己成了人家眼中的傻瓜,反倒被对方算计了,只好自认倒霉。

猜你喜欢

  • 富翁之死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的石头上大喊救命。一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荡舟去救,但是由于山洪下泻而渐涨的湍流,使他的船行进非常缓慢。“快呀!”富翁高喊,“如你救了我,我给你一千块!”船仍然移动缓慢。“用力划呀,如果你划到,我给两千!”青年奋

  • 楼兰的忧郁

    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学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马”“罚牦牛”。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

  • 丢失的小花伞

    一天早上,天下着蒙蒙细雨。她穿着一身裁剪得十分得体的藏青色套裙装,脚蹬一双乳白色半高跟皮鞋,打着一把有蓝白色花纹的小花伞,向菜市场款款而行,心里一边盘算着为今天的菜谱所需采购的配菜。不一会儿,她已来到一处排档前,并看中了上面摆着的凤尾菇。那

  • 第一百封信

    有位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壮着胆子给姑娘写了一封求爱信。没几天她给他回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的封面上署有姑娘的名字,可信封内却空无一物。小伙子感到奇怪:如果是接受,那就明确提出;如果不接受,也可以明确说出,干嘛干脆不回信?小伙子鼓足

  • 欲望

    一位心理学教授带着学生就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进行调查。一天,他们来到街上,正好看到向过往的行人要钱的乞丐,就确定他为调查对象。说明来意,讲清报酬后,他们对乞丐提出明确要求:对提出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回答,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答,如果我们断定是

  • 买酱油的故事

    有一个买酱油的故事。乙是大批发商,甲搞的是小批发,甲自乙处购一批酱油,分三次取货。第一次到乙处拉货,乙早已算准了时候,先往桶里倒了半桶水,又注入酱油,甲也粗心,没有检查。待到拉回去后,他不由连呼上当。第二次到乙处拉货,甲便多了一个心眼,拿了

  • 经验

    有一年,一个登山队要攀登一座雪峰,想把足迹留在峰顶上。食品、药品及其他登山器材都备齐了,有一位专家提醒说,别忘了多带几根钢针,因为在高寒的雪山上面,燃气炉的喷嘴极易堵塞,需要用钢针疏通。负责这事的老登山队员并没有听从专家的忠告,只带了一根钢

  • 舍得

    流沙药材商人来到村子,向村民收购灵芝,出价十分高。但此时正值天寒地冻,上山采药十分危险,许多村民不敢轻易上山。有父子三人决定冒一次险,因为商贩出的价格实在太诱人了。他们登上了高山,并且到了山川地带,却一无所获。准备回来的时候,山上起了暴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