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字的结构

“人”字的结构

收录日期:2025-08-08 11:00:03  热度:7℃

“人”字的结构

作者:莫言

2008年5月12日,地震那会儿,我正在飞往西班牙的飞机上。舷窗外白云朵朵,苍茫大地上的山川河流依稀可辨。到达阿姆斯特丹机场转机时打开了手机,十几条与地震有关的信息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因为信息简短,再加旅途劳顿,说实话也没太当一回事。转机飞抵巴塞罗那时已是当地时间凌晨一点。飞机降落时,看到迎面扑来的万家灯火,首先想到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十几年前,北京争办奥运会时,某校发动小学生给萨老写信,一位朋友的儿子写道:“萨爷爷,如果你让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我会请你到我的家吃饺子,我外婆包的饺子可好吃啦……”

第二天中午,在西班牙亚洲之家接受埃菲社、《国家报》、《世界报》等媒体采访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因为,几乎每一个记者,都神色凝重、语调沉痛地提到了发生在中国的地震。为我做翻译的中国留学生,也向我报告了地震发生的地点,以及伤亡的大概人数。接下来的两次演讲,主持人都首先表示了他们对中国地震的关切以及对死难者的哀悼。演讲效果非常好,观众掌声非常热烈。我知道这并非是我的演讲有多么精彩,而是奥运会、“藏独”、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地震等诸多事件综合的效果。这是2008年春天,世界给予中国的掌声。

行走在北京街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百姓,但到了国外的某种场合,身份就发生了变化。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应对听众提问时,我借着会场后悬挂的西班牙亚洲之家的会徽做了很多发挥。那是一个汉字“人”,字很僵硬,仿佛两根支在一起的木棍,显然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我便从前些年甚为流行的一部电视剧的插曲中一句词儿谈起:“‘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不但灾难中的人要互相支撑,和平中的人也要相互支撑。不但中国人要互相支撑,全世界的人,甚至是政治观点相左、宗教信仰不同的人也要互相支撑。只有互相支撑,才能有生存空间。地震灾难中的幸存者,多数是借了建筑材料支撑形成的空间而得以呼吸,然后,又在互相支撑着的人们的救助下重获生机。你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别人时,别人的身体也在支撑着你。你在用真诚的善意抚慰着他人的创痛时,你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一旦你也遭逢劫难,必会有人抚慰你。

第二天,在马德里火车站,正当朋友们对我介绍着几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恐怖爆炸时,忽听到身后一声惨叫,猛回头,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跌倒在地。周围的人们,扔下手中的行李,一窝蜂地扑上去救助。他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切表情,让我深深感动:好像跌倒的,是他们的祖母。

猜你喜欢

  • 一吨重的成功

    尼尔·弗格森是英国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尼尔·弗格森取得那么大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勤奋。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史研究中,为了写

  • 寓言里的人生哲理

    材的归宿有个爱材的人得到了质地优良的木材,但是他不知道用这木材做什么好,是用它盖房做栋梁?是用它造船去远航?还是用它做家具服务生活?他终于急病了,病越来越重,最后竟然病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人爱材,就用这木材做成棺材,杷主人装在里面一起埋掉

  • 给父亲洗脚

    晚饭后,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着当天的晚报。上小学的女儿端了一盆热水,很吃力地从卫生间抬到客厅。我一看问:“怎么了?”女儿说:“今天父亲节,老师让我们为爸爸洗脚。”我点点头,泰然自若地坐在那里。在我脱下鞋袜的时候,女儿已经把洗脚水端了过来。

  • 成功需要性格做支撑

    任何人的性格都有特点,有的人温和,有的人激烈,有的人细心,有的人粗放。这些特点既不能说是缺点也不能说是优点,只能说是特点。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我们需先肯定它只是特点,关键看怎么运用它。运用得好了,个性在有些人身上就发展为优点:运用得不好,个性

  • 宽容的境界

    一宽容并非丧失原则,并非意味着对自私自利行为的姑息纵容,也非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忍让,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偌大的社会里哪能处处尽善尽美,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只要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何必计较交往中的一点误会、一点矛盾,何必在意相互

  • 一片“喜欢”的花瓣

    那天,当她独自拎着重重的行李穿越开满木棉花的校园时,忽然听到有人说:“我可以帮你提行李吗?”她转过头去,看到一个陌生的男孩。想起离开家前,邻居家的姐姐曾善意地提醒:“有些男生喜欢盯着美女,他们往往披着‘助人为乐的羊皮’,期待一见钟情的浪漫…

  • 胆小鬼的情书

    我和方江都喜欢刘小艳,刘小艳也喜欢我和方江,我们三人是好朋友。我们之间的喜欢,绝不仅仅就只是喜欢。比如说我吧,一天不见刘小艳,心里就闷得发慌,好像有许多话想对她说。当我见到刘小艳,就心花怒放,可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我常常在刘小艳经过的地方

  • 无事生爱

    两个老年人,一男一女,每天执著地呆在太阳下面,做志愿者。在众多的年轻志愿者中,他们鹤发童颜、格格不入,不光是年纪,行动迟缓,宣传起交通来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很卖力气,就好像他们经手的是自己的光阴与岁月。老是从那个路口经过,因此,与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