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无高下,却有品级

爱无高下,却有品级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4:50  热度:10℃

“爱无高下,却有品级,可惜当时并不知晓。”那天,电话那头的好友于馨用这句话结束了对我的倾诉。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羡慕于馨的,羡慕她是真正被老公呵护在掌心里的女人。由于她患有风湿,因此手指不能沾凉水。结婚5年,老公几乎包揽了所有与凉水打交道的家务;她夜晚码字久了肩颈酸痛,老公总会体贴地为她按摩解乏;她喜欢吃水果,每天下班一回到家,一盘用酸奶调制好的诱人的水果沙拉就已摆放在眼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她百般体贴的老公,对她的父母却冷若冰霜。仅仅是因为岳父母曾反对过他们的交往。他不仅拒绝逢年过节和她一起去看望他们,而且岳父母来到家里做客,他也一言不发、冷脸相待。她给他使眼色,他视若不见;她好言相求,他置若罔闻。等岳父母尴尬地离开之后,他立刻偃旗息鼓,任她处置。为此,她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也吵过、闹过,甚至离家出走过,他始终不肯有丝毫让步。

于馨说,老公对她父母的态度,是她一碰就会汩汨流血的心伤,他平日再多的体贴和关爱也无法弥补。时间一久,她开始无视他对她的好,甚至开始怀疑他们之间的爱情。

事实上,她父母当初的反对,就是因为觉得他的性格有些偏执,怕因此影响了女儿的幸福;而她的执著坚持,则是因为他对自己非同寻常的爱。那时,在于馨看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以复加的好,便是爱的唯一要义。

是的,就爱情本身而言,一份热烈而执著的感情,足以能够打动人心。但是,从“爱人”的角度,则既要“择爱”,亦需“择人”。若论爱得痴狂,恐怕少有人能及诗人徐志摩对才女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对林徽因,可谓是一见倾心。在他眼里,林徽因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是他“唯一灵魂之伴侣”。为了林徽因的一句“你不能给我一个尴尬的位置,必须在我和张幼仪之间做出选择”,他恨不能一刻都不耽搁地解除婚姻,将满腔诗情与爱意以自由之身呈献给心中的“女神”。追求理想中的爱情固然值得钦佩,不惜众叛亲离决然离婚也无可非议,但置妻子身怀六甲于不顾、险些将其逼上绝路的做法却显然有违道义。尤其是当张幼仪说打胎有生命危险时,徐志摩随口应的那句“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任谁看了心头不生出丝丝凉意?

我想,对于徐志摩诗意的信仰、满腹的才情,林徽因是欣赏并折服的;而对他热烈的追求、浪漫的表白,亦是心生欢喜和爱恋的。林徽因最终弃徐而选择梁思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说与徐对发妻的态度无甚关联吧。

爱无高下,却有品级。品级,就是我们内心可以接受的人情底线。人可以不爱,却不可无情。这个“情”,是指“情义”,也就是人之常情和基本道义。美好的爱情,不仅与双方相爱的程度有关,更与个人的品级有关。就像于馨的老公,对她不能说不爱,但其心胸狭隘至有悖常情,最终导致了爱情的失色。而聪明如林徽因,最终将徐的一腔痴恋止于美好的爱情回忆,却没有赐予他“爱人”的身份,想必也是对灵魂高地的仰望和坚持吧。爱的品级取决于人的品性。

圆满而持久的爱情,必定是痴情热恋与美好人性的完美结合。而逾越了人情底线的爱情,再炽热、再痴狂,终究是会打折的。所以,我们有时宁可辜负了爱,也不可降低爱的品级。

猜你喜欢

  • 欠你一个幸福

    16岁那年夏天,父亲用从没有过的略带羞涩的神态,结结巴巴地对她说:小蔷,我明天中午和朋友一起吃饭,你要不要一起去?”她不屑一顾地甩甩头,说:饭有什么好吃的,我不去。”想想不对,父亲很少出去交际应酬,他的生活中差不多只

  • 与父亲一起睡

    父亲来城里看他了。本来,是有单独的卧室给父亲住的,但那天晚上,家里还有两个客人,他便安排父亲和自己一起睡。

  • 闻一闻父亲的味道

    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时工作清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每日逍遥自在地过着活。

  • 行走的亲情

    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之后都会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尽头看见一个衣着简朴的中年男人。他总是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看样子是故意在躲着什么人。最初几天我没怎么在意,想着这肯定是哪个学生的家长来接自己孩子回家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实在是太普遍了。

  • 父亲的手擀面

    电视里的一则挂面广告中有一句话,就像妈妈手打的一样”。温馨的画面,温情的广告词,总会让人心里暖暖一动。

  • 我和父亲有个约定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说父亲啰嗦了。父亲老是这样,一碰到什么节日,就迫不及待地想让我回去,生怕少看了几眼。

  • 百花深处的石头房

    有句英文这样说:Now sleeps the crimson petal,now the white”,意即绯红的花瓣和雪白的花瓣如今都睡着了”。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意象像极了爹爹为我们建造的石头房子的门廊&mda

  • 十字街口的父亲

    星期天的上午,在普林斯顿的纳索街和华盛顿街交叉的十字街口,红灯亮着,斑马线前的便道上站满了行人。因为街的对面就是一个教堂,要到教堂去做礼拜的人很多。平日里清静的普林斯顿,一下子熙熙攘攘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