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就这样老去

就这样老去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3:23  热度:9℃

张爱玲的《对照记》里,收入她祖母的三张照片,一张是“如花似玉”的十八岁——“如花似玉”这个形容词,是张爱玲说的,她锦心绣口,不吐陈词滥调,实在是这个被人用滥了的词放在她祖母身上,前所未有地合适。照片上,李家小姐亭亭然站在母亲身边,修长飘逸,眉目清婉,恰如一朵开放在晨风里的白莲花,而她眼角唇边的一抹笑意,“也许是在笑钻在黑布下的洋人摄影师”,少女的活泼忍不住从大家闺秀的矜持下透出来,楚楚动人。

1888年,李鸿章把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流放归来的张佩纶,张大她十多岁,此前娶过两任妻室,皆已去世,留下两个男孩。

李鞠耦订婚时,已经二十三岁——跟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年纪差不多,旧时女子到这个岁数,如花已开到十分,李鞠耦还待字闺中,一方面是因为她父亲太看重她,想要多留她几年,另一方面的天机,则由张爱玲在以她姨奶为原型的小说《创世纪》中道破:

姊妹两个容貌虽好,外面人都知道他们家出名地疙瘩,戚宝彝(即李鸿章)名高望重,做了亲戚,枉教人说高攀,子弟将来出道,反倒要避嫌疑,耽误了前程。万一说亲不成,那倒又不好了。因此上门做媒的并不甚多。

如果说,张爱玲是以她的旷世才华外加矜持冷清容易紧张的个性使得自己高处不胜寒,李鞠耦则是因豪门背景变成了剩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怎么着都会有点焦虑吧,现在,一个男人被指定给她,按照张爱玲的说法,她就会去想他的好处。

如果是这样,那么,张佩纶不见得就是一个不可爱的人,他是一无所有没错——两千两银子的流放费用还是李鸿章替他付清的,但李鞠耦这样的千金大小姐对于权势金钱是见惯了的;他的潦倒仕途,与曾经激昂并张扬的生涯参差对照,亦有一种动人之处,仿佛是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淬火,一旦回归,就如王者归来。

然而,在张爱玲的《对照记》里,我看到他唯一的一张照片,正是流放归来时所照,非但不像我想象中那么清癯——我总有个偏见,清癯的人才能智慧——反倒有点脑满肠肥之相,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

当初的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狂歌痛饮,飞扬跋扈,便是对他还算佩服的李鸿章,私下里亦可以肆意针砭,毕竟他俩一清一浊,并非全然的同道。现在,他官场中箭,落魄归来,投到李的门下,承李不弃,依旧对他高看一眼,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可是,内心张狂如他,如何能扮演一个驯服懂事乖巧周到的女婿?何况李家还有上下人等,不是所有人都有李鸿章的卓越眼光,李家的大少爷李经方就对这位妹夫十分地看不上眼。寄居在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府之中,置身于那样的眉高眼低之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鸿章有时也会咨询他对于时政的看法,开始,张佩纶还愿意说说,但他很快就发现,他的说法丝毫不能影响李鸿章,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截然相反。若是在意气风发的过去,这些分歧也许不算什么,他内心的强势使得他能够做到和而不同。而现在,不一样了,他受李鸿章天高地厚的恩,应该扮演好一个优秀的幕僚,提出的主意不被采用,自然有种挫败感,另外一方面,可能还会感到某种耻辱。

他渐渐地沉默了,在李鸿章的府第里,刻意地将自己隐遁,甚至李鸿章的七十大寿,阖府上下张灯结彩,衮衮诸公络绎不绝,连皇上和太后都送来了匾额贺礼,真个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张佩纶却躲在房间里,和李鞠耦下了一天的棋。谁会喜欢这样刻意反高潮的人,除了对他无比欣赏的李鸿章,李家的人很难喜欢这位“古怪女婿”。

最讨厌他的,还是那位大舅子李经方。甲午年间,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李经方跃跃欲试想要挂帅。张佩纶以自身经验知道,李经方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一旦上阵,十分凶险。他坚决地向李鸿章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事最后是被搅黄了,李经方的恼怒可想而知,以致有他要“手刃”张佩纶的传言。起码他曾托人到皇上那儿放过水,光绪帝降下旨意,说“革员”张佩纶发遣释放之后,又在李鸿章署中,干预公事,屡招物议,实属不安本分,要李鸿章立即把他撵回老家去,不许逗留。

李鸿章上折辩护无效,张佩纶只好离开,不过他没有回原籍,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南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花遮柳掩的江南,适合栖息疲惫的灵魂,张佩纶自言:从此浪迹江湖。

有很多文人,经历过这样的路途,从“热衷”的朝臣,到淡定的隐士,比如诗人王维,亦有过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帅哥、才子、状元、高官,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应有尽有。然而,一场安史之乱,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势,他决然地从喧嚣中转身,与山水草木耳鬓厮磨。

张佩纶似乎也想走这条路,他和李鞠耦感情之好是公认的,日记里亦常有两人饮酒煮茶赌棋读画的记载,还合著武侠小说《紫绡记》及一部食谱,虽然在张爱玲眼中,那小说枯燥无味,食谱也乏善可陈,但旧时婚姻,能够如此和谐,已经难得。不过,我总觉得他是在刻意“秀恩爱”,不能够意气风发,那就走风雅闲适路线吧。可是,到底,他也没有因为这美满姻缘而变得快乐强大起来,阴郁的表情,几乎贯穿他的整个晚年。

张爱玲说她祖父母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事实上,这宅子原是一座侯府,按现在的话叫二手房。民国时候,刚搭上张爱玲的胡兰成感觉良好,也当自己是个“高干子弟”了,兴头十足地跑去怀旧,却见:

一边是洋房,做过立法院,已遭兵燹,正宅则是旧式建筑,完全成了瓦砾之场,废池颓垣,唯剩月洞门与柱础阶砌,尚可想见当年花厅亭榭之迹。

猜你喜欢

  • 真相背后

    张林在山上打石头伤了腰,再也干不了体力活了。幸好有哥们李强的关照,才得以进税务分局当了名门卫,有了份还算稳定的工作。李强是分局机关的副局长,表面上风风光光,可张林很快发现,李强过得并不如意。一把手郑局长处处为难他,时常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

  • 幸福的套娃

    (一)大学毕业不久,孙艳玲就在城里找到一份待遇还不错的工作。更叫人开心的是,同事刘凯也是一面坡人,货真价实的老乡。老乡见老乡,虽说用不着两眼泪汪汪,却也格外亲切。一个文静靓丽,一个英俊帅气,一来二去,压根没用月老牵线搭桥,两人便萌生爱意,发

  • 专家会诊

    市医院骨伤科专家钱力教授接到章光县医院的会诊邀请函,请他到县医院参与一项疑难病症的诊断。钱力于当天下午就赶往了章光县。县医院骨伤科主任姚壮雄在县医院大门前等候,见钱力从车上下来,就过去与他握手寒暄。钱力问是什么疑难杂症,为什么不直接送到市医

  • “粮心”良心

    杨阳大学毕业了,要找一家单位实习。他专业学的是粮食仓储,正巧本家三叔就是一家粮库的主任,于是他就买了点礼品登门拜访。三叔一向喜欢杨阳,听了他的想法后,哪有不答应之理。不过看到礼品,他有点不高兴:阳子,事情我答应,但这东西你得带回去,我这里不

  • 扬起你的风帆

    苗旺旺是初二学生。下学期开学,班主任柳眉发现苗旺旺像变了个人一样,整天无精打采的,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了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星期三下午课外活动时,柳眉来到教室,打算找苗旺旺好好谈谈,帮助他振作精神迎头赶上。走进教室

  • 嫁人还嫁武大郎

    一潘银花是阳谷县城关一小英语教师,暑假里去省城的姑姑家玩了两个月,这期间县城发生了什么事她并不知道。她回到阳谷县城,刚走出汽车站的大门,就被一个秃顶男人盯上了。潘银花貌美如花,身高一米七二,名模身材,杨柳小蛮腰,是全县公认的美女。像潘银花这

  • “假离婚”的背后

    这天傍晚,纺织女工赵桂花下班回家,推门一看,不由惊呆了:只见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丈夫高晓峰身扎围裙套袖,已将酒杯摆好,正喜滋滋地等着她呢。桂花一愣:咦?今天是什么日子,晓峰他高晓峰今天情绪特别好,伸手接过妻子手包,又在妻子脸上啪&rdq

  • 真假玉镯

    三虎和桂花来到城里捡破烂,带来了两部板车,两人起早摸晚分头四处吆喝。这天,三虎拉着板车来到月牙巷,刚进小巷来了个男人,见面就问:旧桌子要不要?”三虎说:要。”男人说他房东老板娘家里有张旧桌子,嫌占了地方,要他帮忙给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