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凿口自己的井

凿口自己的井

收录日期:2025-08-08 17:30:59  热度: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陈先生走出了机关,应聘到一家报社当记者。

陈先生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写作,在读大学时,稿费收入就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生活费。

做了记者后,陈先生如鱼得水,几年下来,除完成本报的编辑、采写任务之外,还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稿,每月仅稿费就有好几千元。

不久前,局机关制定了新的规定,公务员不准请假打工。陈先生不得不回原单位上班,8小时之内,他一心一意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8小时之外,他就躲进小楼敲电脑,专心经营他自己的特长——写作。如今,陈先生不仅买了房子,还有了自己的车子,日子过得充实而富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两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

有两个和尚,一个叫智能,一个叫悟慧,他们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突然有一天,智能没有下山挑水,悟慧心想:他大概是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可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智能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悟慧急了:我的好朋友可能生病了,我得去拜访他。于是,他爬上山去探望老朋友。见到老友时,悟慧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安然无恙—正在打太极拳。悟慧好奇地问:“你怎么一个月没去挑水了,难道你不要喝水?”智能把悟慧带到后院,指着岩石中的一口井说:“这5年,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要凿这口井,没有停止过,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了,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

生活中,我们与其花很多时间为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烦恼,

不如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工具,利用业余时间去拓展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挖自己认为喜欢的、有所作为的那口“井”。

说不定“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像陈先生和智能和尚那样,挑不动水的时候,那口业余凿下的井会泉水汩汩,滋润你的后半生。

猜你喜欢

  • 礼尚往来

    周汉和妻子都是乡下的农民,夫妻二人育有一子,儿子周小奇在乡下即将读小学六年级。快开学了,周汉发现村里许多人都把自家小孩转校到县城里读书,有去读小学的,也有去读初中的。周汉心想这也不奇怪,如今城乡差距大,体现在教育上的差距也很大。城里的孩子教

  • 要想致富种药材

    常人在加工床板项目上受了骗,暗暗发誓不再相信那些广告了。然在他看来,光靠种地是发不了财的,得想办法寻找新的致富途径。这天,常人的内弟来找他,一见面,就给他报告了个好消息:“我和西安一个药厂说好了。人家提供药种子,咱们负责种植,将来生产的药材

  • 山那边的树

    “大伙都做好准备,下个月去旅游哦”办公室主任推开财务科的门,邀功似的的对科室里的每个人宣布他的决定。大家都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没人接他的话茬,他站在那里有些尴尬。“王部,咱去哪”樱宝虽然心里有些讨厌他,但毕竟人家是领导,不能不给领导面子。“哦

  • 生命的硬度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乡镇集市上。他蹲坐在一个杂货摊前,低着头。我想买一把铁铲,就问:“铁铲多少钱一把?”他抬起头,看着我,脸上是一种悲苦的笑容。他的脸有些扭曲,嘴几乎歪向一边,极其丑陋。他一定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边给我拿铁铲,一边向我解释。

  • 化了银钱能消灾

    吃过早饭,媳妇对常人说:“今天龙源镇逢集,你在家看着门,我赶集去。”常人劝说媳妇:“家里啥不缺,有啥要购买的,非得赶集去?”媳妇反唇相讥道:“不买啥就不能赶集?整天把人闷在家,都不许人出门看看热闹?”常人见媳妇如此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由她

  • 蛇的驳诘

    人心不足蛇吞象:话虽如此,但你们什么东西没吞过?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能吞的都往嘴里吞,不能吞的(如公款)却在想方设法地吞。打蛇打七寸:既然你们执意要暴露蛇类的致命点,那我们只有以牙还牙了。你们的致命伤便是:自私、冷漠;没有尊严、没

  • 剑莫邪

    小七是一个很出名的杀手,他最出名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他的剑很快,二是没有谁的剑能比他快。因此,所有他要杀的人,基本来不及出招就死了。所以,很多雇主遇到解决不了的人和事,都喜欢找上小七。这一天,天阴得很,云厚得紧,似乎要挟风雨压下大地苍生。小七

  • “救命码庄”

    捧来一堆钱夕阳西下,这乡镇傍晚时分的景色十分的宜人。刘双顶着一抹夕阳,双手捧着一堆用报纸包着的东西兴冲冲地推开家门。“老婆,我回来了!”老婆月娥一面摆弄着碗筷,一面娇嗔地说道:“好稀奇么?你不回来,还能死到哪里去啊?”然后对着里屋喊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