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墙角的桂花树

墙角的桂花树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2:27  热度:7℃

从我们东厂区的大门走进来,就会看见墙角有个花坛,坛面及外围镶着素黑色大理石,坛里不深不浅地盛了一坛子厚实的土,土里种了一株桂花树。

这棵花树,是不简单的一棵桂花树,驻立着,成长着,貌不扬,形无态,矗立无言,默默无闻。阳光雨露满园是,她只享受这墙角一隅的恩赐。风起而动,风止而静。

早些年,我们还只有东厂区时,西厂区那边还是一片平地。后来,公司发展了,西厂区开始动工盖办公楼了,建厂房了,还多出了一片空地,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用来干什么呢?老板在想,这么一块好地,若就这么放着,定是要长满野草,指不定还会招惹来一些蚊子、蝇子或什么其它的小虫子。后来,老板决定买些小树苗种上,5角钱一棵的小树苗,种了五百棵。

老板每次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回东厂看看,然后再去西厂看看,闲了下来,就给这些小树苗除草、松地。有一次,老板还带我们一起去劳动,他说:人活在世,就要劳动;不劳动是多少难受呀,那和死与等死有什么差别呢?

两年前,老板回东厂办公,将旧厂房统统修葺一新,完工时,老板逛了又逛,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但又一时想不起。

几天之后,他请来泥瓦匠,在这个墙角修修整整,足足忙了两天,做好花坛,从西厂桂园里移来这棵桂花树,种上了。于是,我们东厂也开始有了桂花树,虽然不高、不大。

上班、下班,我们都要从她身边走过,就是中午去食堂吃饭,我们也要从她身边走过,天天如此。我们都不看好这棵墙角的小树苗,这么小,门神似的站着,还一动也不动的。我们常想,小桂花树啊,小桂花树啊,你这么执着地站着,不累、不烦、不枯燥啊?

直到去年的秋天,我们厂里很忙,大家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不知谁说了一句,“哪儿来的桂花儿得啊?”

“怕是厂外对门的花园子里飘过来的吧?”

……

几天过去了,我们才发现,她飘香了,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儿还未全开时,就飘香了。我们开始夸耀她了,也许是她骄傲了,这一飘香竟是一个秋天,满厂子里尽是桂花儿香,香得谁都嗅着笑咪咪地。

昨夜的一场大雪,悄悄地,压弯了墙角的你。我一进厂门,就看见了她,绿叶一身却如此的负担,窘得不堪目睹,实在是不忍心,就摇落了她一身雪白。这,使我忆起了多年前老家的一段场景:我们三五一阵,嘻哈笑闹,兴奋得相互扔雪。趁你不注意,我摇了那弯青翠毛竹,雪落得你一身都是白,我得意了,你假装生气了。我紧张了,你却又笑了。然后我们一起滚了个大雪球,从上湾滚到下湾,末了,滚到了村头的一口水井里了……

猜你喜欢

  • 刘烨:网瘾少年与逗比男

    即便他如今在社交网络上的逗比形象已经足够深入人心,但这并不能掩饰他内心深处从未停止过的“怕”——怕自己不够帅,怕自己没有别人好,怕被人瞧不起……好在,他是个实在人,对于这一切,他并不否认。刘烨至少有两个口头禅:“哎哟”和“你知道吗”。两句都

  • 普通青年爱因斯坦

    生活很不易,即使你是个天才,哪怕你是天才里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60年,爱因斯坦的光环依然照耀着宇宙,可在他的宇宙里,生活平凡得就像他常穿的格子衫。他喜欢泡在啤酒馆,和老婆一起酩酊大醉。在校期间算是“学渣”一枚,对教授不敬,经常逃课。爱

  • 资本之王桑迪·威尔的1+1=4财富人生

    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桑迪的美国穷小子在纽约郊外的杰斐逊港镇上,与一位叫琼的姑娘结了婚。结婚后,他们的所有财产只是妻子的陪嫁3500美元。一段时间内,他的薪水甚至无法同时支付牛奶费和购买婴儿尿布。后来,妻子把陪嫁钱拿出来,让他在镇上开一

  • 不可预知即人生

    人生不可能有一张蓝图我生在美国,我的生活蓝图似乎跟别人不太一样。画面跳到我5岁的时候。我在美国华盛顿上小学,我记得很清楚,我上了两个星期一年级的课。突然有一天老师没有来,我回头一看,见老师站在不远处跟校长在说话,指着我的方向。他们说完话,老

  • 莫泊桑:十年磨一剑

    莫泊桑一开始写作时,拜福楼拜为师,定期将自己写的短篇小说寄给福楼拜,请他批阅。为了了解真相,有一天,莫泊桑前往老师家,想一探究竟。一进门,就看见老师家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堆文稿,其中包括自己前几天寄给老师的新作。但奇怪的是,自己的新作上面

  • 把嘲笑当动力

    埃利德·迪吕波是比利时现任首相,他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嘲笑。然而,面对嘲笑,迪吕波既没有竭力反驳,也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从嘲笑中检讨自我,激励自己,最终用成功回答了别人的嘲笑。1951年,迪吕波出生于比利时南部一个叫做莫兰维茨的小镇。父母都是从意

  • 钱币上的英国女王

    我们每个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自己照相,纪录自己或亲友的成长与经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特别,她的照片不仅纪录了从8岁到85岁的容貌与神态,更厉害的是,她的肖像还被屡屡印在钞票上,流通于全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今年已经89岁高龄,是历

  • 获奖者如是说

    1921年,法国文学家阿纳托尔·法朗士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法朗士当时已经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虽然身体不好,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