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代文学家钟惺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钟惺诗

明代文学家钟惺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钟惺诗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2:42  热度:11℃

钟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湖广竟陵人,因为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时人将两人并称为钟谭,因二人而兴起的诗派号为竟陵派。

公元1574年,钟惺在一个世代官宦世家出生,字伯敬,号退谷、止公居士,父亲钟一贯任武进学训。因为家学渊源的关系,钟惺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朝万历三十年,钟惺进士及第,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三十一年,以奉节使臣的身份出使成都、山东。万历四十三年,奉命前往贵州主持乡试。

经过多年的经营,终于调位工部主事,后来外放为官,被调到江南,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在北京的时候,钟惺就并不爱往来福规繁华之处,到了南京之后,更是清淡自持。

他为人清冷,不喜欢接待俗客。照他的想法是有这样的时间,倒不如多读几本史书。所以来到南京之后,他甚至言明谢绝人事往来,闭门读书。

钟惺在秦淮河畔租一楼屋,此后潜心读书,常常读到深夜才意犹未尽。多年读书的心得,后来别他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

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这个时候作诗他开始倡导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钟惺这样的诗风,受到当时不少文人的追捧学习,江南张泽、闽人蔡复一等人,甚至将钟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

在福建为官期间,钟惺老夫病逝,于是辞官归故,在家里为父亲尽孝守制。不曾想回到家乡不久,就于天启五年在家病逝,享年五十二岁。

钟惺与谭元春开竟陵诗派,又有深幽孤峭之宗的美誉,他的诗词自然有值得后世人学习和欣赏的地方。

《夜归》

落日下山径,草堂人未归。

砌虫泣凉露,篱犬吠残晖。

霜静月逾皎,烟生墟更微。

入秋知几日,邻杵数声稀。

《宿浦口周茂才池馆》

江边事事作山家,复有山斋着水涯。

一壑阴晴生草树,六时喧寂在莺花。

潮寻故步沙频失,烟叠新痕岭若加。

信宿也知酬对浅,暂将心迹寄幽遐。

《北固夜归》

游迟畏晚天,晚际反凄妍。

好月下山路,顺风归浦船。

云涛孤棹外,市坞半灯边。

回首苍苍处,金焦在乱烟。

猜你喜欢

  • 让别人从容地说话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会定了调,别人就不得不跟着他走。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我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

  • 狐狸和猫

    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和一只猫,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狐狸觉得自己毛皮漂亮,计谋又多,总是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天,狐狸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正好看到猫在一棵被雷电击倒的枯树上磨爪子。狐狸向来瞧不上猫,除却自己本身的骄傲之外,总觉得猫的体型

  •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很喜欢大思想家爱因斯坦对快乐的理解。“当脸上出现笑容的时候,我们的胃我们的肝我们的骨骼,都会感觉到我们的快乐,出现相应的笑容。就像我们在愤怒的时候,全身都燃烧火焰般地颤抖。所以我们要

  • 年轻受苦是福气

    年轻的时候受苦是福气,年老的时候受苦是悲剧。年轻人身体好,不怎么生病,也不怕累,恢复又快,感冒发烧,扛一下就过去了。如果等到六十岁了,还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贫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轻时看病排队,这算什么苦啊?一边排队一边观察社会,没准儿还

  • 选择独行之路

    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人生之路充满着岔路口,在岔路口的尽头有什么谁也不能知晓,但若只是沿着前人的足迹而行,最终不免流于平庸。所以,在人生的抉择中,唯有选择独行之路,才能走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有人说,人是习惯于从众的动物。

  • 第二次龟兔赛跑

    自从白兔输了上一次的比赛后,兔子连头也不敢抬,门也不敢出了,过了一个月后,小白兔的肚子饿的咕咕叫。于是,它决定出去找点儿吃的。到了晚上,小白兔就出门了,半路上的时候,小白兔碰到了松鼠。松鼠很同情地说∶兔子啊,怎麼才輸了一場比賽就讓輸了呢?兔

  • 黄柳条

    Ms张,你瞧瞧,这陈火儿,这答的是什么答案,整张试卷一处对的地方都没有。我真的不想看下去了。教师办公室内,一女教师正改着试卷,她实在没有耐性改这百分百错误的试卷了,快速地将试卷从堆中抽出来,递给隔壁的年轻女老师,哭笑不得的说。不知道她是为这

  • 青菜小故事

    九元九李晓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家境十分困窘,标准的待业青年。有一天,同学借给了他一部手机,无意间他在网上看到了九元九包邮,李晓选中了积分中心,每天都想方设法借同学手机攒赚积分。李晓的良苦用心打动了九元九内的工作人员,他们给李晓赠送了丰厚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