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麻袋支招

麻袋支招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1:46  热度:8℃

元末明初,苏北东台沿海连年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朝廷看到了这一情况,决定从苏州阊门一带,移民至此垦荒。

接下移民安置任务的各盐场场长,各自打着如意算盘。这也难怪,移民中有年富力强的,也有老弱病残的,谁都想接收些好的移民。

知县姓汤,这天,汤知县竟然出乎意料地聘请了一个平民百姓来安置移民,但他有言在先:安置得当,可获奖赏;捅出娄子、惹出麻烦,严惩不贷!

汤知县聘用的这个人姓高,名叫百平,是个织造麻袋的手艺人,平时嫉恶如仇、铁嘴铜牙,遇见不平之事,敢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大伙儿都管他叫“抱不平”。

抱不平平时为民申冤,早让汤知县颜面扫地,既然如此,汤知县为何还要重用此人?其实,汤知县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表面上是知人善任,选用贤才,其实是想借此机会,拔掉眼中钉、肉中刺。

抱不平早已识破汤知县的这一毒计,但想推脱又推脱不了,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安置这天,汤知县带领一帮僚属早早来到安置现场。一会儿,抱不平带着几十个麻袋来了,五个接收移民的场长在现场等着接人。

抱不平将移民全部集中到封闭的院子内,五个场长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排列在院子外。抱不平随机在五个场长的手腕上,系上一至五的编号。片刻后,抱不平让随行人员从院子里抬出五個麻袋,这五个麻袋上分别拴着写有一至五数字的布条,然后让手腕上标着“一”的场长,领走拴着“一”标签的麻袋;手腕上标着“二”的场长,领走拴着“二”标签的麻袋,以此类推,不断反复。到了后来,是两个麻袋一组,三个麻袋一组,或者是四个麻袋一组,一组只拴一个标签,让场长对号领取麻袋。

原来,场长领取的不是麻袋,而是麻袋里蹲着的一个移民!移民蹲在麻袋里,场长看不出好赖,大家机遇均等,免了口舌。至于两个一组,三个一组的,则是抱不平为了将一家人安置在一块儿,采取的人性化办法。

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抱不平用麻袋支招,仅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将三百多个移民安置妥当,五个场长见抱不平做事公道,方法绝妙,他们心悦诚服。

这可气坏了汤知县,汤知县对抱不平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有一天,衙役捉到一个歹徒,这歹徒带着一个麻袋,入室盗窃,谋财害命,而这麻袋,是抱不平织造的。按理说,这也没什么,可汤知县闻讯后,居然在这个歹徒身上打主意,他逼迫歹徒在招供时要一口咬定抱不平是他的同伙。如果歹徒遂了汤知县的心意,汤知县就从轻发落他,象征性地关上十天半月,即可释放回家,否则罪加一等。这个歹徒听了,满口答应。

这天,抱不平在家编织麻袋,忽然闯进两个五大三粗的衙役,不问三七二十一,架住抱不平就要走。抱不平莫名其妙,问道:“光天化日之下,破门闯入我家,庶民何罪之有?”

一个衙役眼睛一瞪,大声吼道:“你伙同盗贼,凿墙打洞,盗窃粮食,谋财害命,还装什么糊涂?”

抱不平一怔,不慌不忙地从家中拿了一个麻袋,跟着衙役就走。眼看快到县府衙门了,抱不平突然赖在地上不走了,说:“你们要将我押到衙门,除非我蹲在这个麻袋里,你们将我抬进去,否则我就死在这儿,让你俩不好交差。”

两个衙役一商量,抬就抬吧,磨蹭下去,延误老爷升堂,怪罪下来,没好果子吃。于是,两人只得点头,让抱不平蹲到麻袋里,他们将袋口扎好,找了根棍子,抬着抱不平进了衙门。

汤知县正襟危坐,背后“明镜高悬”,左右一派威严。突然,汤知县一拍惊堂木,喝道:“将犯人带上堂来!”话音刚落,只见衙役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犯人,手提一个麻袋到场;抱不平则是蹲在麻袋里到场的。汤知县要抱不平从麻袋里出来,抱不平执意不从,汤知县心想这也无妨,便作罢了。

汤知县又一拍惊堂木,要那犯人从实招来,犯人吞吞吐吐地将事先捏造的口供,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并说,衙役手里的那个麻袋就是同伙抱不平盗窃粮食用的。

汤知县诡异地一笑,再一拍惊堂木,拖着官腔对抱不平说:“抱不平,你听到么?你带着麻袋,伙同他人盗窃粮食,人赃俱获,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言?”

抱不平蹲在麻袋里,冷冷一笑,说:“既然盗贼一口咬定我是同伙,那么为何当时只抓住盗贼,没抓住我?既然说我与他合伙作案,那么理应对我十分熟悉,现在请老爷让盗贼说出我的个子是高还是矮,皮肤是白还是黑,脸盘是方还是圆,眼睛是大还是小,胡须是长还是短。说清楚了,本人认罪;说不清楚,说明盗贼信口雌黄,诬陷良民,罪该万死!”

盗贼哪里说得清这些?他当即乱了方寸,支支吾吾胡扯了几句风马牛不相及的废话。汤知县一听,知道糟了,像是挨了一顿闷棍,两眼直冒金星,只好慌慌张张地草草退堂……

猜你喜欢

  • 计叔扮仙斗县官

    计叔扮仙斗县官一年秋天县令传令,要三岛的百姓按人头算每人送一只鸭给县官做生日。如有不送者,罚打一百大板。岛上养鸭的人并不多,大家纷纷来找计叔诉苦。计叔如此这般地跟大家耳语了一番。这天天还没有亮,计叔就装扮成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穿了一件长袍,

  • 计叔大捉塘角鱼

    计叔大捉塘角鱼从前,京族有个聪明人叫计叔,他爱为穷人打抱不平。一天,村里的张成老满脸愁容,上门来找计叔,说:“我家那个鱼塘每年产鱼成千斤,一家大小都靠它啊,可是地头蛇硬逼我卖给他,你说怎么办?”计叔咬着成老的耳朵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成老去对

  • 潘曼智辩父母官

    潘曼智辩父母官县城里有个贫苦农民,被人偷走了一头耕牛,到县衙门报案,县官却把他轰出大堂,那农民伤心地哭了。仫佬族机智人物潘曼见了,决定帮他找牛。第二天,潘曼和农民又到衙门去告状,状纸上告的偷牛人就是县官老爷。县官大怒,喝令各打50大板。潘曼

  • 刮加桑娶富家女

    刮加桑娶富家女一个富人的女儿聪明、漂亮。但她从来不跟任何生人说话。富人说:“谁家的小伙子,能让我的姑娘跟他说上三句话,我就把姑娘嫁给他!”从此,富人家的门前拥挤着来自各山各寨的青年人。可是,没有一个小队子能逗得姑娘说上半句话。刮加桑知道后,

  • 李宰相献百口鸭

    李宰相献百口鸭毛难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李海进身高不满三尺三,在朝廷做宰相,脑子比别人聪明。皇帝既依赖他处理政事,又妒忌他比自己能干,常常想方设法为难他。一次皇帝请李海进赴宴,故意把桌子架得高高的,想使李海进丢脸。李海进入席之后,不慌不忙地

  • 玉斯哈斗店掌柜

    玉斯哈斗店掌柜从前有一天,玉斯哈(东乡族的机智人物)赶着一头骡子,给一个商贩当脚户,来到了繁华的果朱巴咋。卸完货,他走进一家肉面馆,想吃一碗肉炒面。这家炒面馆的掌柜,为人趋炎附势,刻薄成性。见了衣衫褴楼的乡下人进来,他就让伙计高声叫喝:“乡

  • 玉斯哈驱羊扮仙

    玉斯哈驱羊扮仙一天,天傍黑了,蜜罐嘴儿假心肠的东家奶奶(东家老婆)又睡在自己的热炕上,长吁短叹的,怜悯着多病的小伙计,那大慈大悲的声音,满院子都能听得见。打短工的玉斯哈,听着实在是烦透了。好吧,把她的好心肠让大家见识见识。玉斯哈把一头大山羊

  • 巴拉根仓摔锅子

    巴拉根仓摔锅子蒙古族有个财主新买了一只锅,骑着马正往回赶路,遇见巴拉根仓,就耍笑他说:“巴拉根仓,人们都说你有智慧,你如果能让我把自己新买的这口锅摔碎,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巴拉根仓悦:“别说一口锅,就是让你自己的脑袋摔碎也不难,就是今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