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把平淡日子往幸福靠

把平淡日子往幸福靠

收录日期:2025-08-08 00:44:59  热度:9℃

离开大学校园,我们要带着什么去走向社会呢?

上大学的时候,我与你们一样,都浪漫地憧憬着大学生活,大学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梦想。但是当你真正走进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而聪明人会善于把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转化为幸福,不聪明的人会把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往痛苦那靠。

我给你描述一个婚后的状态:老公在那儿看电视,拿着遥控器在那儿看报纸;夫人在那儿织毛衣,偶尔看一下电视;孩子在那儿写作业,一晚上没多少话。

一会儿泡完脚说,睡吧。我问这种状况怎么样?很多大学生说,快离了吧。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对于相当多的四五十岁的人来说,这是能想象的一种最幸福的生活。生活不会是天天放礼花的,礼花之所以好看是偶尔放一下,天天放的话,受不了。

前两天公布了一个中国人的婚恋状况报告,说百分之七十的女性要求对方必须有房,希望对方有房才能结婚,男性百分之五十。

我觉得百分之百的女性都希望有房,而现实生活中,不会百分之百的男人都有房。不会,中国永远都做不到。那么中国的女性都单身了吗?

人们总会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而结合的,就像我跟我的夫人也是在居无定所、前景不明朗的时候结合的,但是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简单去想,就能够把平淡过成不平淡的滋味。其实我绝大多数的时间极其平淡:报题、想选题、看报纸、做直播,然后回家,大致如此。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做好了迎接平淡的准备,才有可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如果认为生活都该是辉煌的,那就注定平凡。

有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是不是现在成功了呢?

我一直都喜欢跳高,这并不是我擅长跳高,而是因为它像人生的一种比喻。你有没有发现跳高的一个特点:越过了一个高度,就一定要摆上新的高度。即使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没了,他已经是冠军了,他一定要再升一厘米,过了他就会还要再升,也就是说,他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太像人生了,人最理想的一辈子,就是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

很多人在说,现在年轻人不容易。我非常理解,全社会应该关爱你们,但是,不必溺爱。有人说,我们现在买不起房子,我们太痛苦了。谁说二十七八岁的人就可以买得起房子了?日本等国家一般是四十来岁才可能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住房,中国人就非常性急,本人拥有自己第一套房子的时候,都32岁了,是在租了8年的房子之后,连我们的孩子都是在流浪的路途中生的。你说,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流行的一首诗的第一句就是“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

可见,大家也正在沼泽地里。所以,去放大青春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去享受这个日子,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那靠。所以,期待你们的将来。


猜你喜欢

  • 硕士求职仍屡遭碰壁

    他叫滕振国,河南汝州人。在迎战了3次高考、两次自考和两次研究生考试后,这位硕士农民工”目前正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尴尬处境,无所适从。 18年苦学,造就硕士农民工” 在美丽的校园里,干着这份收入不高但颇

  • 找工作3个月 一肚子苦水

    我是个应届生,6月份毕业,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怀着期待的心情出来找工作,我对工作没什么要求,应届生嘛,哪敢有要求,6月到9月,一共找了3个月工作,面试机会很多,但是不了了之的更多,就只有2间公司给我一个机会,有很多公司还一直在招

  • 求职烤你没商量过来人说心路历程

    大四下半学期,我参加过一家知名国有银行的招聘。首轮为笔试,是某个工作日的下午———我只能逃课。一位室友,因刚巧有考试,只能忍痛割爱。一星期后,我收到了面试通知。还来不及欣喜若狂,我忽然发现,那位根本未参加

  • 大学生求职故事:诚实,没有过时

    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我应届生求职的最深体会是:讲诚信。面试前要做充分预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老实并没有过时。 记得招聘前,师兄师姐们向我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

  • 职场故事:讨好同事却没换来别人的重视

    小赵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他知道人际关系有时比工作业绩还要重要,所以,非常注重与同事的关系,尽一切努力想把所有同事都变成自己的朋友。每天他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好卫生。他对同事非常热情,经常主动攀谈,嘘寒问暖,给同室的人端茶倒

  • 职场故事:明天的100不如今天的50

    ellen之所以签了12000的工作,就是因为她好歹在职场上混了多年,知道明天的100不如今天的50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她的选择,也仅仅是一个基本的财务准则。ellen最近老是在msn上喋喋不休地和我讨论新工作的事情。事情倒也不复杂,刚准备从

  • 求职故事:从最低做起

    那年夏季从南方的一所高校毕业后,我来到了北京。 起初,我自恃有一张本科文凭,决心要找一份高职位高薪的工作;对可能的工作我总嫌其工资待遇低,不愿去就职。就这样找来找去,两个多月过去了,我还没有找到一份满足的工作。后来,是一位直言相劝的老

  • 职场“准新人”因娃娃声被拒

    原本已被企业口头录用,最终却因为说话声音像小孩”这一离奇的理由,而被企业拒签”。随着毕业生走出校园,与企业正式签约成为职场准新人”的重头戏。有些之前早早被企业锁定的毕业生,却屡遭突然被拒,企业列出的种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