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家有女初长成

我家有女初长成

收录日期:2025-08-08 05:11:05  热度:9℃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

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

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布满阴霾的脸变成了欲雨的天。

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便旋风似的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为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抹布来……”万万没想到,女儿居然说:“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十分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

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负笈伦敦3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先生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第一天上工,她便闯祸了。

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精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破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趔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变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里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还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倒过来安慰女儿:“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了梁上的小燕子。

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猜你喜欢

  • 绿种人

    一日,张龙外出砍柴,行至密林深处,忽然跳出一只猛虎,张龙吓得拔腿就跑,恶虎一个扑食把他压在身下,可怜的张龙就要性命不保,情急之下,张龙举起手中斧头狠狠地劈向老虎,正中虎鼻,顿时老虎鼻血流如注,老虎只觉得鼻子又酸又痛又痒又麻,异常痛苦。老虎松

  • 龙争虎战

    秦失其鹿,天下大乱,兵连祸结,苍生涂炭。吴下阿蒙死里逃生,仓皇失措跋山涉水,悬崖绝壁攀藤揽葛,扶摇直上登峰造极,惊魂未定,一箭之地,绝色佳人握蛇骑虎持刀弄棒突如其来。吴下阿蒙大惊失色,捋袖揎拳,恫疑虚喝:束手就擒,从宽发落。”绝

  • 财主与剃头匠

    从前,有个吝啬的土财主。有一天,他摸着自己长长的头发,心想这月月都要剃头,真够浪费的。但是这钱又不能省下来,因为这头不剃可不许热不说也不好看呀!财主摸着头发,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心里琢磨着怎么样才能省下这笔前来。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个好办

  • 时间的囚徒

    天池水伯乘坐着一只黑乌鸦躲在黑色的云块中,一边看着下面一边乐不可支,手舞足蹈的哈哈大笑。南游的时间老人驾着祥云飘忽而至,看到天池水伯如此的狂笑不止,上前问道:你在乐什么呢?”水伯朝下方一指说:你自己看看吧”时间老人止

  • 黄信赶集救艺女

    镇三山黄信,还没有上梁山以前,在家乡曹州黄家庄居住,他祖父、父亲均是官宦出身。只因他父亲为官清正廉洁,有一案没有按蔡京意图办,被削职为民,在家过着田园生活。黄信小的时候,在家读书习武,二十岁那年,武艺练成,使一把丧门剑,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怎

  • 焦挺打擂

    中山府有一位好汉,姓焦,名挺,外人送号"没面目"。他在被逼上梁山之前,有个打擂故事在流传。为何打擂,这根根梢梢、前前后后的事儿,还得从头讲起。常言道:"门里出身不会也通三分。"焦挺的父亲最善相扑,是中

  • 扈三娘比武招亲

    一、学艺扈三娘家住郓州扈家庄。父亲扈太公,哥哥名扈成。扈家是大户人家,过得富足。她母亲下世得早,她和丫环飞燕姐妹相称。飞燕比她大三岁。扈三娘长到十六岁时,已出落成一朵花似的了。扈家庄和祝家庄、李家庄相邻,中间祝家庄,西边扈家庄,东边李家庄。

  • 穆弘江州城卖私盐

    宋朝沿袭唐制,对盐实行官卖,一些贪官污吏借此盘剥黎民百姓,盐价一涨再涨。到重和年间,江州地区渔民百姓缺盐十分严重。为啥这样缺盐呢?原来江州来了个贪知府蔡九。蔡九知府到江州上任以来,好事一件没做,贪赃枉法,搜刮民财的事倒做了不少。巧立名目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