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的贫穷知己

我的贫穷知己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3:09  热度:8℃

来哥伦比亚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刚走进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一个棕发碧眼的男孩冲我微笑,“嗨,我叫拉斯,把东西放在这里吧。”这就是我的室友拉斯,我们一起住了整整两年半。拉斯是波兰裔美国人,他身高178cm,骨骼宽大,他成了我在大学期间惟一的知心朋友。我们大多数时候很快乐,在昏天黑地胡说八道中度过。

拉斯很直率,很幽默,又爱搞恶作剧。我经常嘲笑他“笨得要死,编程的速度比老牛拉车还要慢”,他也经常反击我:“永远找不到女朋友,见到女孩脸就比猴子屁股还红。”

哥大的学费加生活费大约一年1万美元,这在1979年,对于一般的美国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需要靠自己打工来赚学费。我去做家教,后来在学校的电脑中心打工。拉斯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厨师助理的工作,那时候,他经常从食堂带剩下的面包和热狗回来,我们也经常能大吃一顿。

由于我们的经济状况相似,所以我们的时间表也差不多。下课之后我们都去打工。半夜我编完程,他洗完碗回来,我们躺在床上闲聊,有时候时间晚了,我们俩都饥肠辘辘,冰箱里又没有吃的,我们就去学校附近的小店里吃最便宜的炸鸡。

有一年,我和拉斯都没有钱买机票回家过圣诞节,就都留在学校里寻找打工的机会。有一天,他从学校食堂搬回来25公斤奶油芝士,打算自己做蛋糕。我们计划做20个蛋糕,天天当饭吃,省出假期的饭钱。

25公斤的芝士根本没办法用普通的搅拌器来搅,我们只好倒进一个大桶里,每人拿一个棍子使劲搅。做好了,我们开始每天吃同样的奶酪蛋糕,吃到最后,已经到了看都不想看蛋糕、提也不想提蛋糕的地步。直到七八天后,他突然对我说:“开复,天大的好消息!剩下的蛋糕发霉了!”那天,我们俩坐地铁到唐人街最便宜、菜量最大的粤菜馆,叫了6道菜来庆祝蛋糕发霉。

有一次,我们实在太饿了,半夜两点跑到唐人街的一家中国菜馆,要了7盘不同的饭和面,通通吃光。结账的时候,看到光光的盘子,服务员不敢相信。她上上下下地打量桌面和桌腿,但是什么也找不到。“难道你们真的把这些都吃光啦?”服务员问。我们点点头。“天啊,你们要不要叫救护车?”服务员惊呼。

“做蛋糕”这个词,后来成了只有我们才能听懂的暗语,就是指做同一样东西做得太烦了,直到让我们恶心。

有意思的是,拉斯喜欢做蛋糕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每年圣诞节,他都要寄给我一个他亲手做的蛋糕,每次都加上糖和朗姆。但是,圣诞节时他从德国寄出,等我收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到春节了,我们全家谁都不敢吃这个蛋糕。因此,我发邮件给拉斯,感谢他从德国传来的祝福,但是让他不要再寄蛋糕给我了。可拉斯回信说:“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我一定要寄。”

2000年,我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调回微软在西雅图的总部工作。那一年,由于搬家的工作十分繁重,我忘记了告诉拉斯。结果,拉斯又寄了个蛋糕到我原来的地址,结果,邮政系统查无此人,又把蛋糕退回到拉斯的家里。拉斯接到蛋糕十分惊讶,他发了封邮件给我说,“你知道吗,我一直以为,在蛋糕里加朗姆和巧克力是一种古老的防腐方法,所以,当我今年5月份接到我去年圣诞节寄给你的蛋糕时,我在想,我终于有机会试试这种防腐的方法是不是管用啦。现在,我很高兴地告诉你,开复,我把那个蛋糕吃啦!而且,更大的好消息是,我还活着。”


猜你喜欢

  • 南橘北枳·一碗温柔

    魏晓波,现居西安,年将不惑,喜欢写字,常情不自禁涂涂抹抹。 《南橘北枳》源自耳濡目染,脱胎于活生生的生活,不能展现也不为表达什么。仅是一种文档。通过这些琐屑,或许能还生活本真,发现新鲜的自我。 小南门里往北再往西不远,挤挤挨

  • 人生的休止符

    一切就像是电影。 雯在医院B超室门口遇见了10年前的男朋友。当时她正在推门,而前男友正透过那扇玻璃门向里望。电光石火间,两人杵在那儿,迎了个照面。 10年没见,短暂的惊诧后,两人竟连头都没点,就此告别。 第二天,雯和女

  • 一树成材,十树成柴

    虽是初春时节,地处美国南部的休斯顿市依然绿树成阴,百花盛开。 我来休斯顿,不仅是为了参观姚明所在的火箭队,更是为了来瞻仰美国私立大学的至尊先人威廉马歇尔莱斯。 莱斯大学的校园是完全开放的。幽静的校园内,一棵棵粗壮高大的橡树郁

  • A面与B面

    央视的信号传播到全国每一个角落时,很多人记住了道歉时那张哽咽、啜泣到掩面大哭的脸,那是父亲李刚的脸。那里似乎有我们习惯了的慈父的爱与痛。 这一面我们称之为A。 王朝认识的李刚,大不同。王朝称遭遇了从前在历史课本中得知的种种酷

  • 即使为恨活着

    早上,开电脑,看到一句留言:秋喜走了,自杀。 在电脑前坐了许久。 认识秋喜大约六年了,那时我在报社做副刊编辑。秋喜是广西女子,在一家国企上班,业余时间写点情感小文。都是家常的故事,文字不华丽也不刁钻,偶尔能发表,始终没有什么

  • 为了“什么”而奋斗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问了十个人,他们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我又问他们如果在已知的岗位上选择,他们想换去哪里,只有一两个人告诉了我一个模糊的方向,其他的人对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很迷茫。 我们好像从生下来就一直在赶,我们的国家在超英赶美

  • 坚持梦想,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凌晨四点半,连夜宵摊都开始刷锅子,熄炉子,将凳子翻到小推车上,关灯收摊。 仍有工作,还不能睡。 想到父亲尚插着双臂,等待我叫苦连天,等待可以得意洋洋幸灾乐祸地说:看,谁让你不听我安排去企业当个安安稳稳的会计。一想到此,就连抱

  • 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

    某天中午,去珠宝店修一件首饰。正站着等,店里进来一对年轻人。围着柜台转了一圈后,女生小声地说: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钻石、 宝石,完全素圈的戒指?一听就知,到了定情的紧要关头,男生要送一件贵重的信物,而且,彼此又颇为对方着想:男生让女朋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