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肛肠科

  • 脱肛

    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如果只是黏膜下垂,称不完全脱垂;如果直肠全层脱垂,则称完全脱垂;脱垂部分在直肠内,叫内脱垂;如果完全脱出肛门外时,叫外脱垂。临床可见多发于幼儿、老年、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以性别来讲,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

  • 内痔

    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线以上,截石位于3、7、11点处,无肛管皮肤所覆盖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无痛性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症状,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

  • 外痔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外痔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一些特定的职业,外界干扰 以及遗传等都有

  • 混合痔

    混合痔,也称里外痔。混合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下面,中西医一起来介绍混合痔的病因。中

  • 肛窦炎

    肛窦炎引又称肛隐窝炎是指肛门齿线部的肛隐窝炎症性病变。常引起肛周脓肿,中医称为“脏毒”。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肛腺炎,常是肛管直肠部位感染性疾病的发源病灶,为肛门感染的常见病症,常并发肛乳头炎。使乳头肥大。同时也是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由于症状较轻,易被病人和医生所忽视。肛窦位于齿部,相邻肛柱之基底间

  • 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痔疮的一种,无症状静止期的痔,肛肠息肉在当今的生活中是越来越普遍了,它的表现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要加强对肛肠息肉的表现的关注,并且在生活中也尽量避免引起肛肠息肉传染源。肛门息肉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出现,需治疗,有肿瘤变的可能性。另外还有注射疗法,

  •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

  • 直肠出血

    直肠出血是最常见的肛肠病,是下面几种肛肠疾病引起:内痔出血、肛裂出血、直肠肿瘤、直(结)肠炎、肛周慢性湿疹和炎症、肠穿孔、肛乳头肥大以及其他消化道出血也均可引起直肠出血。

  • 直肠炎

    直肠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简单点说就是直肠粘膜的炎症。轻者仅粘膜发炎,重者炎症会发展到粘膜肌层、下层,甚至会到直肠周围的组织。直肠炎常见因素如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心、肺、肝、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后,大便秘结、腹泻、痔,肛管直肠脱垂,肛瘘、息肉病、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肿瘤、直肠损伤、异物等,都可

  • 肛门失禁

    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患者失去控制排气、排便的能力。发病率不高,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格地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肛门失禁通常会导致会阴部、骶尾部、肛周皮肤炎症,还有可能会导致尿路逆行性感染,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