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新生儿科

  •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的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

  •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脐部,其次是皮肤和粘膜,细菌也可从呼吸道、消化道等算进入血液循环。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

  •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发生在新生儿未满月(出生28天内)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

  •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由脐部侵入身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目前全国已基本消灭本病,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值得重

  • 新生儿肺炎

    新生婴儿在产后28天内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的肺部炎症通称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根据病原与感染途径的不同将新生儿肺炎可分为两大类:(1)吸入性肺炎:在胎

  • 低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低体重儿。 在胎儿阶段,也就是孕后的8~38周里,母亲营养不良或疾病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在出生时体重过低。这样的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疾病,死亡率比体重正常的新生儿要高得多。其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早产儿贫血

    早产儿贫血是指早产儿生后一年内发生的贫血。这与胎儿期各种生理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早产儿骨髓造血功能薄弱。由于早产,婴儿过早地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适应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另外,胎龄8个月以前由母体获得的铁较少,8个月以后才开始获得较多的铁,早产使婴儿铁储存减少。本病分为早期及晚期贫血,

  • 胎粪性便秘

    胎粪的成分包括胃肠分泌液、胆汁、胰腺分泌液、各种消化酶及吞咽羊水中不被吸收的胎脂、角化上皮细胞、肠内物质形成的钙皂晶体、无机盐类以及脂肪、胆盐酸、胆红素等衍生物。胎粪呈墨绿色、黏稠、不成形、无臭味。随着胎龄增加,胎粪量增加,并向下移动,多在出生12小时内初次排出胎粪,或可延至12~24h,极少数在2

  • 胎毒

    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表现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疮疖、疥癣、痘疹等。《幼科概论》记载:“凡初生婴儿,数月或周岁及两岁以内,头面环唇等处,忽生疮结,细如粟米粒,白脓头破裂即连成片,热胀痛痒不安,时时流出淡黄腥脓水。附近的好皮肤,一经流出的黄脓水浸染,旋复成疮,初起在皮肤外间溃烂红肿,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