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马齿苋治腹泻

马齿苋治腹泻

收录日期:2025-08-07 10:43:19  热度:4℃

  中药处方(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中药处方(八)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中药处方(九)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中药处方(十)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中药处方(十一)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中药处方(十二)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中药处方(十三)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中药处方(十四)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中药处方(十五)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妊娠呕吐中药方剂

    人参、陈皮各3克,鹿尾、母鸡各1只,火腿肉、猪瘦肉、水发蘑菇各50克,料酒、精盐、白糖、葱、姜、高汤适量。将鹿尾巴用开水稍泡取出,洗净污秽,再下沸水滚烧10分钟捞出煺去毛洗净(可反复烫煺毛)。锅烧热放油烧至八成热时,下入葱、姜煸香后,烹入

  • 妊娠期妈妈应对水肿的五大小秘方

    仙灵脾250克,熟地150克,醇酒1250毫升。将药共碎细,纱布包贮,用酒浸于净器中,密封,勿通气,春夏3日,秋冬5日后方可开取饮用。每日适量温饮之,常令有酒力相续,但不得太醉。本方适用于妇女宫冷不孕。

  • 妊娠水肿中药方剂

    猪脊髓200克,团鱼250克,调料适量。将猪脊髓洗净,团鱼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放入铝锅内,加水、姜、葱、胡椒面,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团鱼肉熟,再放入猪脊髓,煮熟加味精,吃肉喝汤。本方适用于妇女由于肾阴虚所致不孕症。

  •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

    荔枝核15克,小茴香10克,橘核15克,粳米50克。先将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滤取药液备用,用药液同粳米煮粥,男方随时可服。女方于月经结束一天开始早晚各服1剂,连服1周;又于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用3个月。本方适用于肝郁妇女不孕。

  • 妊娠胃痛中药方剂

    陈皮、石菖蒲各10克,北粳米200克,川芎6克,神曲9克,香附、苍术各6克,冰糖少许。将陈皮、石菖蒲、川芎、神曲、香附、苍术、白术研末、粳米、冰糖同人砂锅内,加水煮至汤末稠时,调入上述各药研成的末,日2次,温热食。本方适用于痰湿不孕。

  • 妊娠小便不通治疗方法

    当归300克,党参、益母草各200克,川芎、醋制香附、泽兰各75克,大红袍120克,苯甲酸1.5克,尼泊金、食用橙皮油各1克,蔗糖650克。当归、川芎、香附研成粗粉,加水适量润湿,静止1小时,通蒸气,收集馏液;把药液滤过,药渣与益母草、党

  • 妊娠心烦各种治疗方法

    大熟地(九蒸)30克,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萸肉(蒸熟)各1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个月有效。本方为《傅青主女科》治不孕症方。

  • 妊娠心烦中药方剂

    雷丸、郁金、石见穿各20克,百部、麦冬、槟榔、赤芍、桃仁、路路通各15克,桂枝、细辛各5克,丹皮、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水煎服,每周4剂。本方为杨宗盂专治不孕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