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绿茶配蜂蜜消炎又润喉

绿茶配蜂蜜消炎又润喉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0:25  热度:5℃


1.桑叶薄荷饮
桑叶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叶30克。
做法:将上药用清水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十分钟即可,随时饮用。
功效:本品对风热感冒既有辛凉解表作用,又可做为预防茶剂饮用。
2.银花薄荷饮
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
做法: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日服3~4次。
功效:本饮剂解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干口渴突出者。
3.粉葛豆豉粥
粉葛根10克,淡豆豉10克,葱白3茎(洗净),麦冬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粉葛根、淡豆豉、麦冬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置火上煮沸约5~10分钟,滤去渣,于药汁中放入粳米,同煮为稀粥。将葱白切成短节,于药粥将成时放入,搅拌即成,温服。
功效:本粥中葛根、豆豉、葱白解表祛邪,麦冬、粳米养阴和胃,有祛风和缓、解热不猛、养阴不腻的特点,是风热感冒的饮食佳品。
4.桑叶枇杷粥
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甘蔗100克,生茅根30克,薄荷6克,梗米60克。
做法:将上述药物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入粳米煮至米花粥稠,趁热服。每日1剂,连服3日。
功效:桑叶、茅根、薄荷清热生津,枇杷叶肃肺止咳,甘蔗、梗米生津益胃,适用于肺胃蕴热、外受风热的感冒病人。
5.发汗豉粥
淡豆豉20克,荆芥6克,防风6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上述各药入砂锅煎沸后煮约5~10分钟,滤汁去渣,再放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本方以辛凉解热为主要疗效,适用于风热较重、高热不退、头痛无汗、咽干口渴、脉浮数有力的病人,疗效显著。
实习编辑:洪雨洁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南瓜瓤红糖 中医力推女人增乳佳品

    大部分情况下,当我们上火时,会吃牛黄解毒片、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其实这种服法在某种情况下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危害,牛黄类的去火药属于寒凉药性,虚寒体质者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该少吃或不吃此类药。针对人们不同的上火”病症,北京积水潭医

  • 南瓜营养多 食疗保健好选择

    冬令进补选用膏方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它既能疗疾,又能补虚,适应范围较广。凡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支、肺气肿、哮喘、胃痛、肠炎、内脏下垂、妇女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更年期综合征、男女不育、性功能障碍、老年人腰腿痛、肾炎、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

  • 尿路感染治疗偏方

    【莲藕】莲藕多生长于炎热多雨的夏季,在秋令时节成熟。所以秋季吃莲藕是最好的选择。新鲜的莲藕不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还含有能与人体内胆酸盐结合的粘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这样吃莲藕既能补养脾胃,又能促进胆固醇排出,减少脂类的吸收。

  • 尿血中医治疗偏方

    吃美味与进补一同进行,口福享了,身体也补了,两全其美!来看看下面给大家推荐了几味冬令特别适合女性补身的日常和名贵方:☆一些材料简单,价格不贵的补方,简单实在,日常食用最好!日常第一味:黄芪10g、麦冬(或玉竹)10g份量:单人量功效:健脾胃

  • 捏手指健身治病

    滋补排骨原料:排骨、白萝卜、青笋、枸杞排骨含有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以维护我们骨骼健康,中医认为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气血不足阴虚者食用。俗话说: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性味甘、辛、平、

  • 宁心安神茶水:桑葚百合茶

    流感病毒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人得了流感后,症状会突然发生且在数小时内恶化,发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鼻涕,咽喉干痛。儿童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流

  • 柠檬和醋能减肥的小秘方

    菊花在秋季采摘,加工后制成菊花茶。菊花茶清新淡雅,有一定保健作用。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还能降血压、防癌。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同时,菊花茶

  • 牛奶豆浆的保健作用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其镁、钙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一般谷物高,有防治高血压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延缓衰老十分有益。北京中医药大学饮食营养学教授周俭介绍,玉米有健脾利尿的功效。特别是从立秋到秋分的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