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山楂治病各种病的新验方

山楂治病各种病的新验方

收录日期:2025-08-07 16:10:41  热度:7℃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涪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胃溃疡中药方剂

    疗法一:苍术10克,水煎服,1日服数次。疗法二:荔枝5克(去皮),酒50毫升,加水至1碗,煮开10分钟后食。疗法三:韭菜籽60克,洗净捣烂,加蜂蜜120克,调匀,开水送服,1日1次。

  • 胃热缓解民间偏方8则

    红参12克,黄芪30克,母鸡肉500克。加水适量,食盐少许,共放入瓷碗内,隔水炖2小时,分早晚两次喝汤吃鸡肉,每周服1剂,连服5~6剂有显著疗效。方中参、芪甘温补中益气,鸡肉性味甘温调补脾胃,与参、芪合用,共奏补脾益气,升举胃体之效。

  • 胃痛民间治疗简单验方两则

    便秘是一种无言的痛,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包括成人和孩子,如果您经常便秘,不妨试一试下面的两则偏方,安全无副作用。成人习惯性便秘:蜂蜜100克,黑芝麻76克,把芝麻捣烂,搅入蜂蜜中用温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分服有效。

  • 胃痛治疗的中药秘方

    (1)外感风寒内伤食积症状特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泄泻,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可选用中成药:午时茶颗粒。(2)脾虚气滞症状特点:食欲不振,不知饥饱,脘腹痞满胀闷,大便溏保可选用中成药:香砂枳术丸。(3)外感暑湿内伤生冷症状特点:夏令宿

  • 胃烷灼痛加—味清中汤

    病因:患有此症之人大多是小孩,小孩不能控制饮食,常常吃过多的糖果,饼干,青果,以致消化器官过度繁忙,而致消化不良。此症良方吃下无副作用。(1)梅子茶半碗(梅干里面的种子)。在下午二点喝下。做法:梅干30粒剥去外皮,再将梅子下锅放下1碗半水,

  • 胃下垂的偏方

    患者,女,45岁,4月16日初诊,自述反复上腹部疼痛伴解柏油样黑便5年余。患者5年前因一次暴饮暴食后出现胃脘部疼痛,自行服药,疼痛时有反复,然后出现解柏油样黑便,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治疗好转出院。出院不久上述症状又出现,曾在某医科大学第一

  • 胃下垂的偏方2

    反胃偏方1【组成】罗晃子7枚。【用法】煅存性,每日用酒调下约1g,服完为度。【附注】此方用于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反胃偏方2【组成】千叶白槿花适量。【用法】阴干为末,陈米汤调送三五口。如未见好转再施。【附注】此方用于反胃

  • 胃下垂的治疗偏方

    处方与用法:生龙骨(选白色质佳者)10克,研细末,温开水送服。轻者日1次,重者睡前加服1次。功效:软化鱼骨,治细小鱼骨梗喉.若骨刺较大时,应到医院治疗。(朱妙宇)治鱼骨梗喉偏方:将活鸭倒提,接流涎一盅,服之立愈。为了实验该方,捉了一只贫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