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蜂蜜萝卜治疗咳嗽

蜂蜜萝卜治疗咳嗽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3:02  热度:8℃

茵陈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茵陈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栀子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同时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以及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
【宜忌】不宜久服多食,平素大便泄泻的人忌用。
佛手柑饮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泡茶。或将佛手柑与粳米煮粥,常食效果相同。
【用法】每日服数次。
【功效】醒脾开胃,疏肝理气。
【宜忌】适用于肝胃气滞之脘胁胀痛者。阴虚五心烦热者不宜食。
蒲公英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来源】《粥谱》
【原料】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
【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3~5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肝炎、胆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
山药桂圆炖甲鱼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山药片30克桂圆肉20克甲鱼1只(约重500克)
【制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
【用法】食用时,吃肉喝汤。
【功效】滋阴潜阳,散结消,补阴虚,清血热。适用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患者。
茯苓粥治疗黄疸肝炎偏方:
【原料】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红枣20枚
【制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
【用法】每日服2次,可酌加红糖。
【功效】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躁失眠等症。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治疗痛经的药酒--玄胡酒

    猪脊髓200克,团鱼250克,调料适量。将猪脊髓洗净,团鱼用开水烫死,揭去鳖甲,去内脏,放入铝锅内,加水、姜、葱、胡椒面,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团鱼肉熟,再放入猪脊髓,煮熟加味精,吃肉喝汤。本方适用于妇女由于肾阴虚所致不孕症。

  • 治疗痛经秘方十二项

    荔枝核15克,小茴香10克,橘核15克,粳米50克。先将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滤取药液备用,用药液同粳米煮粥,男方随时可服。女方于月经结束一天开始早晚各服1剂,连服1周;又于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用3个月。本方适用于肝郁妇女不孕。

  • 治疗痛经偏方

    青虾250克,韭菜100克。将青虾洗净,韭菜洗净,切段。先以素油煸炒虾,烹黄酒、酱油、醋、姜丝等调料,再加入韭菜煸炒,嫩熟即可。本方对肾虚不孕有效。

  • 治疗痛经十二种饮食疗法

    不孕症偏方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2-48:34:33方1〔组成〕土续断(肥大者)3棵,母鸡1只。〔用法〕土续断洗净切片,将母鸡去肠杂,不落水,剖腹后将药纳入肚内,隔锅蒸熟吃。每于月经前2日服食,每月服1~

  • 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秘方

    二、肝郁型不孕症食疗: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孕。1、茉莉花糖茶:茉莉花5克,白糖10克。把茉莉花,白糖入杯,用沸水冲泡15D30分钟即成,渴即饮,当茶喝。2、佛手酒:佛手30克,白酒1000毫升。将佛手

  • 治疗月经后期及量少便方九则

    主材料:2两纯黑胡椒、面粉体验:我用了五袋纯黑胡椒粉,面粉适量,只要能和成面团就成。面条下好后,看起来全黑的,辣的很。关键的就是要配着红糖水一起喝。我都没有嚼,都是放嘴里后就硬咽下去的。因为太辣了,那碗我最多吃了有三分之一,实在吃不下了就倒

  • 治月经过多的中药处方

    1.上午十点吃下枇杷三粒,沾些甘草粉。下午五点吃下水蜜桃一粒(若无新鲜的,罐头装也可以)。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三片,连续服用五天。2.上午十点吃下杨桃一粒,沾些甘草粉,渣不可吞下。下午五点吃下葡萄干三十粒。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三片,连续服用五天

  • 中草药治疗月经量少

    香菜又名芫荽,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带根全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冬春采收,其植物的果实、种子亦供药用。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食经》言其调食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