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剂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剂

收录日期:2025-08-08 09:11:16  热度:5℃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痹阻。


  【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


  【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


  【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爱国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寒湿风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名】加减风灵汤。


  【组成】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防风12克,豹皮樟9克,布渣叶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世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治法】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名】三痹汤。


  【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保朝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祛风行湿,清化郁热。


  【方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唐祖宣方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髌骨软骨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经络损伤,血脉瘀阻。【治法】消瘀活血通络。【方名】软坚煎。【组成】鹿角霜10克,熟地2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天丁10克,香附10克,大伸筋20克,甘草10克,牛膝10克,野南瓜2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

  • 不花钱治颈椎病有效偏方

    58、肾亏腰痛: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59、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加艾叶*一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60、颈椎痛:

  • 陈旧性骨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治法】益肾壮骨舒筋通络。【方名】益肾壮骨汤。【组成】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用

  • 定眩汤治疗颈椎病

    【辨证】经络阻滞,血脉不通,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治法】平肝定眩,舒颈醒脑。【方名】定眩汤。【组成】天麻9克,半夏9克,全蝎9克,僵蚕9克,白芍24克,夜交藤24克,钩藤24克(另包后下),茯苓15克,丹参30克。【用法】水煎服,

  • 冬季治疗风湿病的两大治疗方

    症状:手足、肩膀、脚底、腰等或出现酸胀、麻木、怕冷,或一吹风手脚就疼,即使在夏天都不敢吹风,仿佛是从骨头里钻出来的冷。病因:一般因寒气侵入肌体骨髓引发,特别是妇女坐月子期间没有注意保养,易落下病根。[方一]在恭城瑶乡,瑶民栽培有中草药冷骨风

  • 冬季中医预防和治疗风湿的妙方

    民间有俗话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风湿病患者难熬的日子也随之到来了。阴冷潮湿的天气,使风湿病发病率增高,尤其要注意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湿痛),尽管该病一般并不对身体造成严重如畸形、残疾等伤害,但其发病率在风湿病中比例较高

  • 独活泡酒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疼

    [配方]独活120克,肉桂18克,秦文28克,白酒800毫升,[制法]将前3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治]产后体虚、复感风湿之邪所致的自汗、关节疼痛、肢酸重等症。

  •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治法】清热解毒,疏通气血。【方名】解毒定痛汤。【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