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六款睡眠如意药膳

六款睡眠如意药膳

收录日期:2025-08-07 21:41:21  热度:5℃

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肺脏克气过度,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以致肺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阻塞性肺疾患,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纤维化。
肺气肿发病缓慢,常以咳、嗉,咯痰开始,逐渐出现气急,呼长吸短,且进行性加重,甚至丧失劳动力。常用的有效的临床经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方二]
生石膏30克,杏仁泥10克,冬瓜仁20克,鲜竹叶lO克,竹沥20—30克。将生石膏、杏仁泥、冬瓜仁、鲜竹叶(洗净)共人砂锅煎汁,去渣,再分数次调入竹沥水,日分2叫次饮用。
本方宜泄肺热,化痰降逆,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哧,苔黄或腻,脉滑数。
[方三]
黄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乳鸽1只。将乳鸽(未换毛的幼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放人炖盅内,加适量水,再人黄芪、白术、茯苓(洗净),置于蒸锅内,隔水炖熟,加少许食盐,味精。在正餐时食用,每天一次。
本方益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气乏力,苔白滑或腻,脉细软。
[方四]
党参10克,黄芪9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半夏各6克,陈皮12克,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于12克,大枣10枚。将大枣、陈皮除外,其余各药熬汤,除药渣,将其汤煮大枣和陈皮,开锅10分钟后,吃大枣,喝汤,去陈皮。
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肺气肿。此种肺气肿的主要特点为喘促,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痰多质稀,四肢倦怠,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或薄腻,脉细软。
[方五]
核桃仁50克,萝卜子(研粉)、冰糖各10克。
将冰糖先熬化,再加入上药拌匀,制成糖块,每日时时含化。
本方补肾平喘,适用于肾虚久喘。此种肺气肿为咳喘日
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大甚,痰吐起伴,伴有腰膝酸软,脉微细。
[方六]
黑苏子、陈皮、半夏、当归、厚朴各9克,沉香末(冲)、肉桂各2.5克,前胡、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除疲降气,适用于肺气肿。
[方七]
黄芩、瓜蒌仁、半夏、胆星、橘皮、杏仁泥;枳实、姜竹茹各9克。
水煎服,1日l剂,早晚服。
本方清肺化痰,运用于痰热所致的肺气肿者。
[方八]
沙参12克,麦冬、五味子、杏仁、玉竹、贝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本方补气生津,适用于气津两伤所致的肺气肿。
[方九]
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各9克,肉桂2.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补肾纳气,适用于肾衰所致的肺气肿者。
[方十]
苏子10克,白芥子9克,莱菔子10克,山药60克,人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本方扶正祛邪,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肺气肿。
[方十一1
莱菔子适量,粳米2两。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每次取1卜15克,同粳米煮粥。
本方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之肺气肿。
[方十二]
粳米60克,川贝5—10克,砂糖适量。先以粳米60克,砂糖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人川贝母极细粉末5—10克,再煮二三沸即可。温热服食。
润肺养胃,化痰止咳。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气喘等症。
[方十三]
射于10克,麻黄、白芥子、莱菔子各9克,苏子10克,皂荚12克,旋复花、紫菀、款冬花各10克,半夏、杏仁各9克。若外感风寒,痰从寒化,寒重于饮而咳重于喘者,加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饮重于寒并兼有郁热而喘重于咳者,加厚朴、石膏、细辛、干姜、五味子;饮寒并重而喘咳并重者,加生姜、细辛、五味子、大枣;外感风热,痰从热化,热重于饮者,加石膏、生姜、大枣、甘草;饮重于热者,加细辛、干姜、五味子、白芍、石膏;饮热并重者,加厚朴、石膏。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方十四]
黄芩、桑白皮、全荞麦各10克,杏仁、半夏各9克,款冬12克,苏子、贝母、黄连、山栀各9克。若痰多而粘稠,加皿蒌、射干、海蛤粉;痰涌便秘、喘不能卧,加大黄、风化硝、葶苈子;身热甚加生石膏、知母;口渴咽干,加天花粉、麦冬;咯痰气腥,配鱼腥草、冬瓜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泻痰热,降气而喘,适用于痰热结肺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或夹血色,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苔黄或腻,脉滑数。
[方十五]
党参9克,黄芪10克,沙参、麦冬各9克,熟地10克,五味子、桑白皮、紫菀各12克。若短气喘促明显,加冬虫夏草、钟乳石、甘草;喘逆、咳痰稀薄,去桑白皮,加款冬、钟乳石;恶风自汗明显,加白术、防风;动则喘甚,加山萸肉、胡桃肉;食少便溏、腹中气坠,加升麻、柴胡,同时重用黄芪、党参;呛咳烦热、苔少舌红,加玉竹、百合、石斛、诃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养阴,舒肺止喘,适用于肺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表现如: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稀色白,自汗畏风,经常感冒,舌质淡红,脉细弱;若呛咳痰少质粘,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十五]
党参10克,黄芪、白术各9克,茯苓12克,甘草、陈皮各9克,半夏6克。若痰多质粘且咯吐不爽、脘痞、苔腻,加川朴、苍术;大便易溏,加淮山药、薏苡仁、煨木香、砂仁,或平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健脾丸、理中丸等;四肢逆冷、形寒锩卧,加附子、肉桂、胡桃肉、紫河车,亦可服金匮肾气丸。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健脾益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咳喘日久,短气息促而难以接续,动则尤甚,痰吐起沫,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伴形寒肢冷,自汗,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面红烦躁,口咽干燥,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十六]
熟地10克,山萸肉12克,山药15克,紫河车6克,胡桃肉、补骨脂各9克,鹿角片6克,肉桂9克,附子6克,五味子9克。呼多吸少者,加紫石英、沉香、磁石、五味子、冬虫夏草;喘甚加服参蛤散;咳吐粘痰者,加苏子、半夏、茯苓、橘红;喘咳眩悸、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加茯苓、白术、白芍;面赤如妆、虚烦,加龙骨、牡蛎,平时常服紫河
车粉、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面红烦躁,舌红苔少,加麦冬、当归、龟板胶。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补肾纳气平喘,运用于肾虚所致的肺气肿,其临床主要症状如:咳逆短气、痰多、面足浮肿、形体消瘦、脉细弱、舌质淡。
[方十七]
五味子25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水煎半小时,冷却,放入鸡蛋,浸泡10天后,每晨取1个,糖水或热黄酒冲服。
本方适用于肺气肿症。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痢疾验方8则

    方名:柴黄汤【功能主治】功能斡旋肝胆,交通阴阳。主治经前期综合征。【处方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党参12克、白术8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在本征出现前1-2天开始服药至月经来潮。【辨证加减】乳胀胁痛加川楝子10克、白芍15克、

  • 痢疾治疗可用菱角

    方名:妇宁方【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前乳胀。【处方组成】柴胡8克、薄荷6克、当归10克、枳壳12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牛膝20克、杭白芍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山栀10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服。将桔叶、路路通、山楂

  • 凉茶方 治尿路感染

    方名:唐氏疏解方【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清泄心肝,健脾分运,涤痰宣窍,调理冲脉,主治经前期综合征。【处方组成】(1)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夏枯草12克、苏罗子12克、露蜂房12克、广郁金9克、香附0克、川楝子12克、留行子12克

  • 两碗紫菜汤 告别便秘痛苦

    (1)简便方选①香附15克,川芎12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②鸡血藤、当归各15克,桂枝、小茴香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虚有寒者)。③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芍、川芎、黄芩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瘀热内结者)。④艾叶、益母草各1

  • 六种食物调理便秘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胆火郁。【治法】清肝泻火,活血调经。【方名】达气养营汤。【组成】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中

  • 萝卜治疗精血不足型便秘

    经行呕吐的治疗偏方(一)【辨证】胃热上冲。【治法】清热利水,理气和胃。【方名】山栀汤。【组成】山栀4.5克,木通4.5克,黄芩3克,白术6克,陈皮6克,甘草0.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妇科玉尺》卷一。图片1

  • 麻仁丸有效治疗痔疮便秘

    中药处方(一) 【辨证】胃寒停饮。【治法】温胃燥湿,行气止呕。【方名】九仙夺命丹。【组成】豆豉3克,木香3克,陈皮3克,山楂3克,草果1个,枳壳(麸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朴9克,苍术9克。【用法】上为末,姜汤调下6克,每日2次。【出处

  • 马齿苋治疗细菌性尿道炎的秘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血虚有滞。【治法】温经活血,消滞止痛。【方名】起痛汤。【组成】当归6克,甘草1克,白术2.4克,牛膝2.4克,独活2.4克,肉桂2.4克,韭白8根,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嵩崖尊生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