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偏方>治疗妊娠期感冒的桑菊饮药方

治疗妊娠期感冒的桑菊饮药方

收录日期:2025-08-08 08:00:04  热度:4℃

慢性咽炎常表现为咽喉红肿、干咳无痰、咽喉处有球塞感、蚁行感、异物感等,属中医学“喉痹”范畴,传统中医除有十分丰富的药物内治、食疗等经验外,还有不少外治良方,可供一试。吹药:取七厘散半支,将药粉喷至咽后壁,每日2次,可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也可用珠黄青吹口散,吹入咽部患处,每日7次~8次,每次少许。用西瓜霜、双料喉风散等吹咽,疗效亦佳。

涂药:取紫全锭10克,三七参5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涂于颈前喉结上方凹陷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6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也可用六应丸或六神丸溶成药液,涂在咽喉体表区域,每日1次,3周为1疗程。

外敷:取喉症丸20粒~30粒,研为细末,用白酒适量拌成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敷于喉结两侧,每日2次,连续3天~6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也可取伤湿止痛膏1张,外贴于天突穴位(颈前正中、胸骨上端凹陷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有清热解毒之功。对于火燥津枯型的慢性咽炎,可用中药附子捣烂如泥,敷双足涌泉穴(位于脚底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屈趾时凹陷处),以引火归原。

按摩:左手放松,虎口朝上,手指似握物状,用右手拇指按压左侧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的中点凹陷处),使产生酸、胀、重、麻等感应,按时要略带揉的动作,每分钟约150次,每次按摩3分钟。然后再用左拇指按压右侧合谷穴,方法同上。

含漱:取玄参、大青叶、黄芩各15克,薄荷(后入)3克,水煎含漱。也可取青果7只~8只,煎汁,加米粒大小白矾3粒~4粒,冰硼散0.2克,含咽漱口。

舌功:端坐,凝神,舌抵上腭,候津液生,再以舌搅口腔至津液满口,鼓漱36次,分作3口缓缓咽下,咽下时喉中须汨汨有声,并意想咽下之津液灌溉五脏。

耳压:将胶布剪成0.5cm×0.5cm大小的方块,把油菜籽或磁珠等颗粒状物置于胶布中央,贴敷在耳屏内壁上1/2处,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隔日更换,左右耳穴交替贴敷。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治疗骨折中医疗法偏方

    主要是您年龄大了,水蛭土鳖虫桃仁红花续断自然同三七没药等我觉得你主要是要活血化瘀消肿消炎制动后期要适合锻炼筋骨并重!附:骨折的几种常见家庭用药:(1)鱼肝油丸2丸,每日3次口服.(2)钙片4片,每日3次口服.(3)沈阳红药2片,每日3次口服

  • 治疗腋臭的小偏方

    由于腋下散发的气味难闻,对学习、工作、社交、甚至婚姻都有严重的影响,在无形之中对患者造成一种心理负担,腋臭患者会因此缺乏自信自卑。下面介绍几个有利于腋臭治疗的偏方:一、小苏打粉使用方法;拿一块沾水后的纱布(微湿).沾上小苏打粉再患部上均匀涂

  • 中草药偏方之骨折

    骨折方1〔组成〕大白背适量。〔用法〕将大白背全草切碎晒干,打粉备用。先对患肢进行手法固定,根据患部的大小取适量药粉和三花酒放入小锅内拌湿为度,然后在火上加热至粉散开不成团,待稍冷后敷患处并用绷带包扎固定。每日1次,一般用药15天左右。方2〔

  • 中医偏方之止血验方

    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收存。凡遇破伤,好以小块研末敷涂,甚效。1、一切损伤止血生迹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收存。凡遇破伤,好以小块研末敷涂,甚效。2、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3、镇心明目,止血生迹用琥珀一

  • 老偏方消痛贴

    该厂家其他产品信息老偏方消痛贴老偏方消痛贴适用于颈椎并肩周炎、腰肌老损、腰...老偏方消痛贴-..老偏方消痛贴适用于颈椎增生、腰椎增生、关节增生...老偏方消痛贴-..老偏方消痛贴适用于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关节...老偏方消痛贴--..

  • 旅游伤病民间应急偏方之跌打损伤

    [验方一]仙桃草焙干研末,每服一钱,热黄酒送服,一日二至三次。[验方二]苦篮盘汁十钱、蝶仔草汁四钱,温酒调和,一日三次,饮之有治疗打扑伤之功效。[验方三]跌打损伤者,将宝塔菜干根二钱、杜衡根末五分,共研和,以黄酒送服。[验方四]外治方法可将

  • 急性阑尾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壅遏肠腑,气滞血瘀,热腐成脓。【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方名】金蒲汤。【组成】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 伪膜性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暑湿外感,化热入营,毒热炽盛,欲犯心包,湿热中阻,清浊不分,以致泄泻无度。【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佐以分利。【方名】清热解毒利湿汤。【组成】银花60克,连翘18克,丹皮24克,赤芍9克,公英15克,败酱草30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