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潇湘霁雨图
宋 · 项安世
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
注释
敛:收敛,指云彩逐渐散开。溶溶:形容云彩稀薄、透明。
山眬眬: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山峦隐约可见。
衡宇:零星分散的房屋。
佛宫:借指深远的树林或景色,带有禅意。
罅日:缝隙中的阳光,象征希望或明亮。
千丈虹:夸张描绘彩虹的长度,象征壮丽景色。
俗人:普通人,非修行者。
空濛:形容景色迷茫,如烟雾般朦胧。
苍莽:广大而旷野,形容景色辽阔。
翻译
云彩即将散去但还未完全消融,山峦若隐若现如同梦境。远处近处的人家房屋稀疏错落,高低起伏的草木仿佛隐藏着深远的佛寺。
西边的山峰必定有一线阳光穿透,东岭会不会有千丈长的彩虹悬挂在天际。
凡夫俗子难以理解这些景象,它们都隐藏在空蒙苍茫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题潇湘霁雨图》,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的潇湘景色。首句“欲敛未敛云溶溶”,形象地写出云雾在雨后逐渐消散,但仍留有淡淡的痕迹,给人以朦胧之美。接着,“似见未见山眬眬”进一步描绘山峦在薄雾中的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
“人家远近半衡宇”描绘远处近处的人家房屋,在雨后显得零星而宁静,与自然景色和谐共存。“草树高低深佛宫”则借景抒怀,暗示佛寺深藏于草木之间,更显其静谧和超脱尘世的气息。
后两句“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运用想象,预示着雨过天晴后的阳光和彩虹,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和色彩。最后,“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认为只有心境纯净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寻常人难以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潇湘雨后如梦如幻的景色,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