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谋归慰母,喜而成句赏析

谋归慰母,喜而成句

清 · 李宪噩
故乡归路不须愁,北去长江皆顺流。
好挂双帆渡湘浦,恰逢三月下扬州。
草堂久别贫犹在,桐圃全荒闲更修。
且喜慈亲能强饭,海鱼正贱梦初收。

鉴赏

这首诗《谋归慰母,喜而成句》是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母亲的深深关怀。

首联“故乡归路不须愁,北去长江皆顺流”,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乐观态度,长江顺流而下,象征着归途的顺利与希望。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消除了归途中的忧虑,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颔联“好挂双帆渡湘浦,恰逢三月下扬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归乡的具体场景。挂上双帆,乘风破浪,渡过湘江,恰逢三月春暖花开之时到达扬州。这一联不仅充满了浪漫的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颈联“草堂久别贫犹在,桐圃全荒闲更修”,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变化的感慨。草堂虽久别,但贫困依旧,桐园荒芜,却仍需修缮。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现状的无奈,也蕴含了对故乡未来的期待与责任。

尾联“且喜慈亲能强饭,海鱼正贱梦初收”,最后以对母亲的深情关怀收尾。诗人欣喜于母亲能够吃得饱饭,同时又因梦中见到海鱼而感到满足,这既是对母亲健康平安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生活境遇的一种自我安慰。这一联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