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月夜孤舟二首(其一)赏析

月夜孤舟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 · 叶颙
风定翠涛平,芳洲孤棹轻。
僧钟穿岭响,渔笛隔江声。
云傍西岩宿,蟾登北屿明。
烟波遗世叟,心似石潭清。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月夜孤舟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画面。首句“风定翠涛平”,通过“风定”和“翠涛平”展现了湖面在月夜下风停浪静的景象,给人以安宁之感。次句“芳洲孤棹轻”,诗人乘着一叶小舟在清香四溢的洲渚上轻轻滑行,孤寂而悠然。

第三句“僧钟穿岭响”,远处山岭间传来寺庙的钟声,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第四句“渔笛隔江声”,江面上隐约传来渔夫的笛声,更显孤独与寥落。第五、六句“云傍西岩宿,蟾登北屿明”,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山岩和江面的景象,月色皎洁,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一句“烟波遗世叟,心似石潭清”,诗人自比为遗世独立的老者,心境如石潭般清澈,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淡泊之情。整首诗以景写情,借月夜孤舟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词语解释

翠涛的意思:(1).绿色波涛。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翠涛化千峰,尚作掀舞态。” 明 刘基 《弋阳方氏寿康堂》诗:“先生筑堂依林皋,绕屋杉松浮翠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菁树蒙蔽,如翠涛沉雾,深深在下,而莫穷端倪。”(2).酒名。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魏徵善治酒》:“ 魏左相 能治酒,有名曰醽醁、翠涛。”(3).砚名。 元 倪瓒 《赋翠涛砚》:“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芳洲的意思: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 郑愔 《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清 王夫之 《春尽》诗之二:“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

孤棹的意思:亦作“ 孤棹 ”。独桨。借指孤舟。 唐 长孙佐辅 《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 宋 徐铉 《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明 姚潜 《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 柳亚子 《为香凝先生题画》诗:“缘溪孤櫂夷犹去,人与归鸦共渺绵。”...

僧钟的意思:见“ 僧鐘 ”。亦作“ 僧钟 ”。寺钟。 明 王思任 《送沉方平之官白下》诗:“僧鐘撩色界,坊乐占云璈。” 明 王思任 《宛溪夜发》诗:“官火分渔店,僧钟起鷺洲。”...

石潭的意思:岩石围成的深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暘旱輟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唐 张南史 《春日道中寄孟侍御》诗:“水流乱赴石潭响,华开不知山树名。” 朱自清 《欧游杂记·瑞士》:“大大小小的石潭,大大小小的石球,现在是安静了;但是那粗糙的样子还能教你想见多少万年前大自然的气力。”...

烟波的意思:◎ 烟波 yānbō[mist-covered waters] 烟雾笼罩的水面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渔笛的意思:渔人的笛声。 唐 杜牧 《登九峰楼》诗:“牛歌渔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宋 柳永 《六幺令》词:“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清 江昱 《旧县》诗:“瑟瑟微风发,沙头渔笛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