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补梦中所作赏析

补梦中所作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鸿雁流离梦亦惊,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

拼音版原文

鸿hóngyànliúmèngjīngmǎn怀huáiyuànqiūshēng

shēnérshǒuliújūnwángtàipíng

注释

鸿雁:大雁,古代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流离:飘泊不定,形容动荡不安。
梦亦惊:连梦中都感到惊恐。
满怀:充满。
凄怨:悲伤和怨恨。
足:充满,足够。
秋声:秋天的风声,象征哀愁。
此身:自己的身体。
胡儿: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手:掌握,这里指命运。
君王:古代对国君或帝王的尊称。
取太平:取得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翻译

大雁飞散,连梦境都为之惊扰,满心的悲伤化作秋天的寒风声。
如果我这生命不被胡人夺去,就为了让你的国家得到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的《补梦中所作》,通过对鸿雁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和个人的无奈命运。首句“鸿雁流离梦亦惊”,以鸿雁比喻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连梦境都充满了惊悸,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动荡不安。次句“满怀凄怨足秋声”,通过秋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满腔哀怨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后两句“此身不死胡儿手,留与君王取太平”,更是直抒胸臆,诗人表示即使自己身处险境,只要能保全性命,也要等待着为国家除去外患,帮助君王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望。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宋末遗民在动荡时局下的家国情怀和忠诚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