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秉之还吴赏析

送秉之还吴

明 · 王鏊
不见倏七年,相见只三月。
不知三月后,又作几时别。
别离苦多会苦少,风雨萧萧竹窗晓。
自笑閒官日日忙,夜短情长谈未了。
我生迂僻寡朋俦,坡云海内一子由。
只今子由又欲去,何以慰我平生愁。
子今去矣我何有,为买湖滨田十亩。
下栽禾黍上木奴,菱芡荷花绕前后。
读书稍暇来朝班,我却归卧湖山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送秉之还吴》。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首句“不见倏七年,相见只三月。”描绘了长时间的分离与短暂的相聚,突出了别离的痛苦。接着,“不知三月后,又作几时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再次分别的担忧。

“别离苦多会苦少,风雨萧萧竹窗晓。”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风雨声中,竹窗前的清晨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诗人自嘲自己身为闲官,日常忙碌,夜晚短暂的时间却能与朋友畅谈至深夜,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我生迂僻寡朋俦,坡云海内一子由。”这里引用了苏轼的话,表达了自己性格孤僻,朋友稀少,而苏轼(子由)则是他难得的知己。接下来,“只今子由又欲去,何以慰我平生愁。”则直接表达了对好友即将离去的忧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子今去矣我何有,为买湖滨田十亩。下栽禾黍上木奴,菱芡荷花绕前后。”诗人设想了友人离去后的场景,决定在湖边购买田地,种植庄稼和果树,周围环绕着菱角、芡实和荷花,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读书稍暇来朝班,我却归卧湖山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空闲之时前来相聚,而他自己则选择在山水之间安逸地度过余生,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