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仁仲过滨江
宋 · 胡寅
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沩山:指一个具体的山名。未暇:没有时间或机会。
石磴:石头台阶。
云端:高高的云层之上。
清修路:清净的修行之路。
菡萏:荷花的别称。
寒:寒冷,这里可能暗指生活艰辛。
野宽:田野开阔。
仅有:非常少。
民殄:百姓困苦。
政犹残:政治治理仍有缺失。
林泉稳:山林泉石的宁静。
寝饭安:安心的睡眠和用餐。
翻译
沩山的修行之地还没来得及去,山路石阶直通云间。初次领略清净修行的道路,远方的荷花池塘让我心生怜悯。
田野广阔但耕作稀少,百姓生活艰难政府治理不善。
即使山林泉石再宁静,也无法使我安心入睡和安稳用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仁仲过滨江》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沩山云间的石磴,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写出了诗人未能亲自前往幽静的沩山修行,只能在想象中攀登云间石阶,流露出一丝遗憾和向往。接着,"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借荷花的生存环境暗示了世事艰难,人们生活清贫,令人心生怜悯。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的荒凉景象,耕地稀少,人民生活困苦,政府的治理仍有不完善之处。最后两句"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直抒胸臆,即使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但想到百姓的疾苦,诗人也无法安心享受宁静的生活,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